芥末堆芥末堆

中科院七院士直指中学物理教学之弊:“刷题”消磨学习热情,教学有结构性缺陷

作者:郭超豪 发布时间:

中科院七院士直指中学物理教学之弊:“刷题”消磨学习热情,教学有结构性缺陷

作者:郭超豪 发布时间:

摘要:中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碎片化”、中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结构性欠缺,已引起两院院士们的关注。

640-4.jpeg

在“物理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的提升——现状与挑战”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二届科学教育论坛上,杨玉良、朱邦芬等七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0多位专家教授参加论坛,围绕当前基础科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各抒己见。

研究生推导公式的能力在下降

有媒体曾统计过近几十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大学本科专业,其中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80%为非生物学专业,化学奖得主超过70%为非化学专业,但只有18%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科不是物理学专业。

640.jpeg

在列举了这组数据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说,这是学科知识层面的反映,可以看出物理学是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物理教育出发探讨基础科学教育是非常合理的。

杨玉良表示,当前基础科学教育情况不容乐观。作为大学教师,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研究生专业知识基础和公式推导能力在下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沈保根对此深有同感。“我让学生修改毕业论文,他却对我说:文凭都拿到了,不用改了。”沈保根说,“一个物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学习了这么多年,就为了得到一张文凭、找一个好工作,我感到悲哀,当前真正对物理学感兴趣、有个性的年轻人少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夏建白也表示,在他们研究所,如今最吃香的专业是电子器件,毕业后去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工作,起薪是五位数;其次是材料、超晶这些同样偏应用的专业,而理论物理学则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

招生考试越来越简单,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

在杨玉良看来,当前教育模式中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中学有没有必要设立这么多所谓的“选修课”?一个人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是否就能定位他适合学物理学还是化学?作为一个21世纪的社会人,高中阶段的数理化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应知应会。

当前新课标的选修模式,其初衷在于减负,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朱邦芬看来,随着学校教育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一降再降,招生考试越来越简单,平均分越来越高,中小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

朱邦芬提到,目前正在实施的高中物理新课标由必修和选修两个系列共12个模块构成,学生只要学完2个必修模块(主要是力学知识)和一个选修模块共6学分就算高中物理课程合格。表面看来,新课标减少了学生所要掌握的物理学知识总量,似乎也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但事实上,中学生所学的物理学知识不系统不完整,只有牛顿力学是必修的,其他包括电磁学、光学、热学、近代物理学等均为选修,进而导致物理学科体系的“碎片化”和中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结构性欠缺。

“刷题”对创造力想象力产生负面影响

院士们认为,现在高考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越来越少,目前的中学物理教育存在诸多尚待改进之处。

朱邦芬说,随着课程难度下降,学生获得高分更加依赖于细心、记忆力和勤奋程度,为此学生大量时间耗费在了“刷题”上,即反复做各种类型模拟试题直至熟练,更多靠“死记硬背”。

“特别是高三整整一年的复习和模拟考试,使得不少真心喜欢科学、有天分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都消磨殆尽,由此产生的厌学情绪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研究生时期,这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朱邦芬说。

与会的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院士专家们更多地建言献策,搭建起中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立交桥”,逐步完善现有教育考试制度,培养更多科学人才。

(本转载自微信订阅号“文汇教育”,微信ID:wenhuieducation,作者:郭超豪)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文汇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文汇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科院七院士直指中学物理教学之弊:“刷题”消磨学习热情,教学有结构性缺陷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