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育经费连续五年GDP占比超4%:一场真刀真枪的保卫战

作者:叶雨婷 发布时间:

教育经费连续五年GDP占比超4%:一场真刀真枪的保卫战

作者:叶雨婷 发布时间:

摘要:如何守住4%的底线,成了“4%办公室”必须面对的任务。

500501057_meitu_1.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4%保卫战背后的温情

在教育部北办公楼的五层,有一间“4%办公室”。

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以数字命名的政府机构。这个2012年由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成立的机构被赋予了一个特殊使命——推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GDP总量4%占比的国家目标。

2012年,4%的目标终于实现,如何守住4%的底线,成了“4%办公室”必须面对的任务。

也许“4%办公室”是一个“奇怪的存在”,但这间办公室背后的“追4行动”却是长达20年的奋斗。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世界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

早在1993年,中国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在20世纪末达到4%。

目标已定,但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背景下,“追4”的目标未能如期实现。不知不觉,时间表已推至2010年以后。

那些年,每一个国人都在关注着这样一组数字:1990年为3.04%,1991年为2.86%,1992年为2.74%,1993年为2.51%,1994年为2.51%……直到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这一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

至此,经过了将近20年的努力,“追4”目标终于好梦成真。在这20年的努力后,国家才真正有了建立“4%办公室”的基本资格。

当“4%办公室”建立以后,不少人提出疑问,4%能不能保得住?这个“4%办公室”会不会仅是昙花一现?

事实胜于雄辩。据最新数据, 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首次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例连续5年超过4%。

“连续5年超过4%”,说起来“轻飘飘”,背后却是一场真刀真枪的保卫战。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财政收支矛盾特别突出。在增量非常有限的背景下,要集中财力保证教育的稳定发展就显得十分困难。然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成了上下一致的信念和行动。

“财政教育投入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这是法定增长的刚性要求。”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曾给教育界别政协委员们算了一笔信心账。这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依然保持了高增长。“每年全国人代会审议财政预算报告,许多支出都会有异议,但教育经费的增长,几乎都是一致赞成的。”这体现了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和对人民群众渴望更好教育的积极回应。

细看5年来,4%大盘子的分配,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国家有了这3万多亿,就能更合理地进行分配,在分配中体现更多的教育公平。为什么要打一场4%保卫战?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闵维方曾说过,4%更是一个象征符号,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最有利的台阶”。

放眼全国,“4%办公室”带动中国教育实现的历史跨越是令人振奋的。

2015年12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通过独立第三方对中国教育进行评估显示,中国总数为1.5亿的9年义务教育学生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两项指标均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规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数据,我国的教育规模差不多是1个美国、2个俄罗斯、4个法国的人口规模。维持如此大规模教育的正常运转,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

每个人都在期待,4%可以带来的教育改变越来越多,“4%办公室”的这场持久战远不能画下句点。

“蛋糕”是怎么分的

当“4%”保住后,大笔的教育经费投给了谁、花在哪儿、产生了多大效益,则成了检验“4%办公室”的下一任务。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最新数据,2016年教育经费总投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分配占比分别是7.21%、45.29%、15.84%、26.01%和5.65%。

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也是教育部一直坚持的经费投入重点。

那么,4%究竟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

在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油洋乡中心小学担任校大队辅导员的向立华曾经是一名孤儿。在村民、学校、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留在他的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曾一直是乡村教师的现实写照,然而,随着农村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像向立华这样的90后乡村教师选择留在了农村一线工作。

事实上,为了补齐“短板”,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通知,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奖补资金112亿元,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向立华感慨,“现在的条件比我上学的时候改善了太多”。

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条件、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了解,我国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4.25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6982亿元(不含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为3600多万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改善营养膳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农村学校上学饿肚子、吃凉饭现象基本消除,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本文整理自中国青年报,作者叶雨婷,原标题《4%保卫战背后的温情》、《“蛋糕”是怎么分的》)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青年报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青年报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教育经费连续五年GDP占比超4%:一场真刀真枪的保卫战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