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财商教育能教会孩子什么?

作者:学院君 发布时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财商教育能教会孩子什么?

作者:学院君 发布时间:

摘要:跟着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家研究“错误”行为,孩子便能对经济学,对人,有更多元的认识和理解。

就在前几天,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被揭晓,花落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在美国中小学,经济学几乎成为必修课。每个孩子都应该懂得经济学,自然也需要懂一点行为经济学。与此同时,国内也有不少类似小钱班克的机构开始涉及少儿财商教育。可以说,行为经济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指引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今天小编分享一篇文章,从理查德·塞勒的观点和作品中,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跟大家聊聊财商对孩子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171016152839.jpg

我们并不总是理性

近年来,诺贝尔奖对行为经济学家们青睐有加。过去标准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总是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行为经济学唱起了“反调”,认为影响人们做出决策的,除了理性,还有直觉,而人们所关注的,除了效用,还有公平、互惠、社会地位等许多心理学因素。

在畅销全球的著作《“错误”的行为》中,塞勒不断更新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清单”——大到政府社会政策、金融市场投资策略,小到在沙滩上买啤酒、出售球赛门票……把传统经济学家不屑一顾的“错误”行为,作为了研究的立足点。说白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理性,塞勒等行为经济家研究非理性,而正是塞勒,让后者从一个边缘学科,逐渐成为主流领域。

跟着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家研究“错误”行为,孩子便能对经济学,对人,有更多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纠正自己直觉性的决策误区,在生活中做出更合理的选择,最终指向一个由自己说了算的幸福人生。

微信图片_20171016153035.jpg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曾客串出演电影《大空头》,片中,他在拉斯维加斯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决策陷阱一:看不到损失其实一样多

日常决策中,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陷入一些误区。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塞勒就提出的一个至今仍十分热门的经济学概念——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就是一大陷阱。

举个例子,假设你现在准备去电影院里看场电影,但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插曲一:你发现丢了50元钱,这时你还会按照原计划去电影院花50元钱看吗?

插曲二:你发现几天前花50元预购的电影票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重新花50元钱看吗?

两种情况下,你都意外损失了50元钱,但在前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看电影,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大部分人放弃了计划——他们可能会想,等网上有了资源,直接在家看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塞勒说,是我们的心理账户在作祟。原来,我们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个又一个的心理账户,负责管理不同的收入和支出,每个账户上都贴有对应的标签。

640.webp.jpg

50元现金和价值50元的电影票,就被放在了两个心理账户,对应不同的标签,丢了50元,不影响你再花50元买票,因为大脑不会觉得这是重复付出,但丢了电影票,再买一张电影票,就属于同一个心理账户,对应同一个标签,让你直观感觉到,看场电影票竟然要花100元?从而觉得不划算。

同理,出门旅游,一次性付清全款的感觉,要比每到一个景点就掏一次门票钱的感觉舒服,哪怕行程和花费的总费用是一样的,因为在第二种情况里,我们得从同一个标签的账户里不断掏钱,付出的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在传统的经济账户里,每一元钱都是一样的,一元就是一元,给我们带来的效用是一样的,但不同心理账户之间,每一元钱都是不可替代的,都带有自己的标签,能产生不同的效用,我们处理起来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同样是钱,但如果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就更不舍得花,倾向于把它们存起来。而如果是零用钱或者是意外得来的红包,我们就会大手大脚。

“心理账户”的陷阱我们很难避免,毕生研究“理性决策”的塞勒,这次获得高额的诺贝尔奖奖金之后,也开玩笑说,“奖金嘛,当然是怎么不理性就怎么花!”

但我们能利用“心理账户”,比如帮助自己更有效地储蓄,怎么做呢?很简单,你只要把准备存的钱和平常花的钱,分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下,视负责储蓄的心理账户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就更容易坚持下去。

决策陷阱二:买了再说反正能退货

塞勒的另一个经典理论是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他曾带加拿大的学生做过一个实验:他制作了一些马克杯,卖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平均愿意花3块钱购买,但当他要求学生把自己买到的马克杯转手再卖出去,售价一下子被抬到了7块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塞勒认为,比起追求“获得”的快乐,人们更愿意规避“失去”的痛苦,因此,当人们拥有一件东西时,受到了“放弃东西会产生痛苦”的影响,就倾向于对商品做出更高的估价。

640.webp (1).jpg

所以,很多邮票或者艺术品的收藏爱好者很少会愿意将自己的收藏品拿出来交换或者出售,即使愿意,也会出一个高于自己当初买进价格的售价。

有的商家也会利用这种效应来进行营销。比如,一些宠物商店会让你先把小狗领回家,过个周末,看看这只小狗跟你这个主人合不合得来,或者看你到底喜不喜欢它,等到周一的时候再送回宠物商店,但这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法还给店主了。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已经把这只小狗当做是你家的一员了。

还有的滤水器公司也会采用同样的方法——销售人员会先给你家的自来水龙头装上过滤器,让你免费先用1个月,你会发现,当你一旦习惯喝这种过滤的水之后,你可能就再也不愿意喝那些带有漂白粉味的水了……

这些都利用了禀赋效应。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在消费时就能更加理性。

比如,下次当你看到商品旁边写着“不满意,3个月可以退货”的字样时,就提醒自己,先想好这样东西到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问问买过的人,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因为一旦你真的把这件商品带回家试用后,你可能就再也退不回去了。

决策陷阱三:认为人们总是先趋利再避害

前面我们谈到,比起追求“获得”的快乐,人们更愿意规避“失去”的痛苦。行为经济学认为,当我们因无法评估风险而无法决策时,这种心理就会开始发挥作用。

假设你现在面临两个选项:

A选项:你有100%的可能性赚到3万元;

B选项:你有80%的可能性赚到4万元,或者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

然后,我们再换一下这两个选项:

A选项:你有100%的可能性亏损3万元;

B选项:你有80%的可能性亏损4万元,或者干脆不亏损。

你又会选择哪一个呢?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同为行为经济学大牛的丹尼尔·卡尼曼经过研究就发现,第一道选择题里,大部分人会选择更保险的A,而第二道选择题里,大部分人却会选择B,放手一搏。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收益时,我们会变成风险厌恶者。但当我们面临损失的风险时,我们又会变成风险爱好者。

640.webp (2).jpg

这在行为经济学当中,叫做“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再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抛出了一枚绝对公平的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算你赢,反面朝上就算你输,你赢了,可以获得5万元,你输了,则得拿出5万元。你会愿意赌一把么?

输赢的概率都是50%,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玩这个游戏。因为一想到可能输掉5万元,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比想到可能赢来5万元的快乐更甚。

简言之,人们总是先避害再趋利。认清这一决策陷阱,能让我们的谈判水平大幅提高。比如,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做一件事情,与其跟他说,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不妨告诉对方,这样做可以帮助他规避哪些损失。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小就应掌握

“什么是我们一生中耗时最多、最费心力的事?正是做出大大小小的决策。但是,我们往往深陷难以计数的偏见和非理性中,做出荒谬的判断。”塞勒曾如是说。

他所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就是要帮助人们更了解自己,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因此,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学科,不如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教会人们如何做出合理选择,如何让社会高效运转。这种能力,值得孩子从现在起就去了解和掌握。行为经济学非常有趣,在美国课堂上,学生们经常欲罢不能。我们也会在未来继续分享更多深入浅出的案例和国际教育资源。

(本文转自少年商学院,作者学院君,原标题《今年诺奖的压轴,教会孩子懂得决策并收获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少年商学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少年商学院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财商教育能教会孩子什么?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