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云栖大会 | 教育分论坛嘉宾对话:从教育的现在到未来的教育

作者:西瓜 发布时间:

云栖大会 | 教育分论坛嘉宾对话:从教育的现在到未来的教育

作者:西瓜 发布时间:

摘要:未来最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云栖大会论坛.jpeg

云栖大会教育分论坛

近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教育分论坛中,芥末堆创始人梅初九对话皖新教育服务总公司副总经理谭娴、蚂蚁金服K12教育行业总监吕韩莉、威科姆董事长贾小波、天闻数媒科技有限总公司副总裁王秀东、阿里云教育行业总经理解航。就教育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问答: 

Q1:未来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解航:这个问题我之前思考了很多,因为现在人工智能,包括大数据的发展,可以做很多事情。在看到了大量做得非常好的在线教育公司后,如宝宝树、Vipkid等,我想换个视角思考这个问题。

我的孩子还很小,大概3个半月,我在给他做规划。如果从一个产品的视角来看,我的孩子以后加入一个用宝宝树系统的幼儿园,通过VIPKID学外语;等到上小学的时候,就可以用到在座几位的公司的系统;等上了大学之后,像阿里云提供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更好的产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同年龄段相应的教育产品都会逐渐地进步。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比较简单地思考:只要这些公司一直做并且做得更好,我直接用他们的产品就可以了。

王秀东:我从事教育行业经历了从2C到2B的改变。10年前,C端就是校外,B端就是校内。我在为校内服务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在线教育活得很难,近5年我转战2B教育,发现在教育行业里最重要的是教学,是学生和老师。我认为未来教育的最大改变是能够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从整个教育来看,现在逐步开始有这个朝向。因为中国从工业时代跳跃式地发展到全球教育领域领先的地步,就是通过移动教育实现的,所以我希望将来的技术能够真正地借助大数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孩子的特长,从而对他进行有优针对性地培养,这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可观的价值。

吕韩莉:我觉得教育话题蛮大的,不如畅想一下未来校园。孩子带着一个智能手环到学校,班主任就可以看到他到校;在进入教室门口的时候,刷脸做一下考勤;进入教室以后,老师已经把今天上的课同步到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被老师监控,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表情,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觉得这样的未来蛮有趣的。

谭娴:在我看来,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是要有手腕的,借助现有的科技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帮助学校、老师和学生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繁重工作,把老师和学生从重复的劳动里面解放出来,让老师真正能够花时间给孩子解惑进而传道,我认为这是可能的未来教育。而教育最终应该是个性化的、一对一的、自适应的。今天的教育采用的是400年前产生的授课班制,它是为了解决穷人上不起学的问题。但今天与400年前不同,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变化,这是我们现在企业所要想的。

作为国企,最大的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责任感,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能给我们的社会和孩子留下什么,这可能是我们更多会去想的问题。对于未来的教育,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发生在学校。现在所有的人都把教育放在了学校和课外,我认为是不对的。教育一定是学校、社会、家庭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一直希望自己的企业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集成商和服务商,所以皖新提的概念是终身学习。学习和教育是一生的事情,虽然它不是很快乐,但是它是有用的,它是有价值的,所以这是我看到未来的教育。你永远要学习、时刻要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可能是我们真正的未来教育,而科技可以帮助我们做得更好、更精准、更快,但同时我们还是要学会手腕。

贾小波:教育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有了技术就能解决问题。它有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情感学,所以我们在全国建了30多个云平台,100多个世界级平台,一直在帮老师解决如何高效教学的问题。高效教学的最大的使命就是,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把自己未来的梦想砍掉。

其实每个孩子都不是一张白纸,不可以随意画,而是应该去启蒙他。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最核心的地方不在于他的自信是否到位,而是他有没有爱,有没有责任感。这些东西不是简单的技术能够实现的。例如一个题孩子一直不会做,他可能就没有自信,会觉得自己数学不好,其实不是不好,是教与学的方法不到位。

所以,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在不断探索当中,老师需要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去探知教育这个非常奥妙的东西。比如推荐一篇美文的功能是很容易开发的,但是推荐一篇什么样的美文呢,这个美文谁看了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大概有500名专家,几千名一线名师,对每一节课,甚至每一个授课课程的活动设计都在做研究。确确实实,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事业。未来的教育一定要打破现在教育的头悬梁、锥刺股,所以历史的车轮是一定要发展的,未来的教育也一定要发展。

Q2:在一线做业务时,遇到的最实际的问题是什么?

贾小波:想让每个孩子4个小时的作业2个小时完成,剩2个小时他可以去踢球。中国的教育如果能有未来,一定是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过得快乐,有自信,有朝气。这就是我的梦想,但是能力有限,我在尽力。

谭娴:在进入教育行业后,我发现没有真正适合于教育的产品。我们的现状是懂技术不懂教育,懂教育又不懂技术,这两者该怎么结合?我认为现在是一个难点。技术非常厉害,但是学校不认可,这是大家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我还有另外一个梦想,希望大家能尊重老师。我们现在其实不是那么地尊重老师。我听很多的老师讲过要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这就需要尊重老师,真正把老师当做是人的灵魂导师。这样才能够让更多有用的人、有志的人成为老师。不然的话,我们的孩子想要成为更好的人,但是却没有更好的人教他们,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最痛苦的问题。

吕韩莉:现在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家长想有很多的时间陪孩子,但是迫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所以去年我一直在关注陪伴孩子的机器人,这对于我以及很多家长都是真的特别需要,尤其是孩子2、3岁的时候。

最近的少儿英语外教非常火,前两天我看了一个谷歌的新闻,说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带着耳机去任何国家,耳机可以自动翻译语言。我想随着技术的变革,会不会出现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的机器人?提到教育,大家会说不公平,但是不公平在哪里?大家都在想办法让孩子如何去学习,可是对于教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教师的质量不提高,孩子的学习怎么提高?这恐怕也是需要技术来解决的。

王秀东:从2011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为B端客户服务。在跟老师接触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试图帮助老师改变。因为技术时代到来的时候,真正要改变的是教学方法。无论是课外辅导,还是课内教学,最终都是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其实在我们那个时代,用的只是题海战术,做得多自然学会,这是因为当时不存在有效的检测手段,只能采用强化训练的方法。我们现在用计算机衡量一个知识点,可能做15道题就可以掌握,这就没有必要做20道题。

这样就可以把孩子的时间释放出来,那谁来指导呢?一定是老师。在信息化时代,老师依然要被尊重,但老师这么多年的教学模式被界定为“板书+口述”就能把问题解决掉,那么技术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挑战。但在走过的7、8年中,我们也看到老师们也在思考:现在的孩子能不能再用原有的模式。事实上,基础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现在你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你就有什么样的思想。

整个教育行业的主占地是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其实我们教育行业发展这么多年,课堂是没有人敢去碰的,这个现象从2014、2015年才开始慢慢改变。教育行业是万亿资产,但是如何把万亿级别的字长托起来,不是一家两家企业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一个行业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政策的引领,因为只有在政府层对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做出改进,中国的教育才算真正看到了希望。

解航:在体制内的学校里,科技和教育怎样结合起来,怎么让科技影响教学?在很多学校,我发现有一体机,有电子白板,有很多现代化的东西,但它真正的使用率非常低。大家觉得系统不好用,或者没有把它完全用起来。问题到底出在哪?其实我跟很多老师聊过,因为做这些产品的厂商,他的出发点不是怎么把教学场景应用好,他的出发点是怎么把政府的钱消耗掉,怎么把这些产品卖进去,我觉得这些出发点是不对的。

今天,阿里云怎么去组成一个生态圈,让大家一起用科技改变教育,这个是阿里云以后要做的事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更多更好的应用,更多更好的产品,结合现有的科技去改变教学场景,去改变所有教师对教育的传统理解,去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怎么让课堂的效率更高,我相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一定可以发挥作用。这需要有更多的企业来关注K12公立校的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场景,需要有更多的应用来加入到这里面。这需要有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加入进来,大家一起把这个生态做好,让教学场景更美好。

Q3:接下来,你在业务上面最大的投入点是什么,为什么?

贾小波:第一是在教学研究上,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总是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技术;第二是在资源服务的面上要到位。其实现在来讲,我们国家信息化重硬件、轻软件和内容服务。但这个过程在变革,有将近2、3千名一线名师跟我们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我们还有几百人的技术开发团队,300多人的编辑团队。虽然这是一件成本很大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有价值的事。从现在来讲,我们已经装备好了,基本上具备了长征的条件,可以把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也欢迎各位伙伴们跟我们进行一些战略合作。

实际上要讲得很清楚非常难,但是不能急。虽然难,反而更不能急,需要一步一步地做。我举个例子,我们的资源制作团队每年从12月1号到4月30号,要把3月1号开学后涉及的资源全部做完,每周是一万多条,涉及35个学科,300多个版本。在3月1号之前,资源全部做完后,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把优化的排版和体系制定完。从5月1号到10月30号要把9月1号开学涉及的资源做完。这样的循环我们已经做了5、6遍了。不断地否定、改进、完善,保证老师满意、学生满意,就这样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制作、教学工具制作,其中还要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是很庞大的事情。 

谭娴:我主要讲一下皖新这两年做了什么。首先我们为教育服务,在安徽做分书到班的活动,从把教辅书籍送到学校改为送到学生手里,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学校和老师的负担。我们有3000个教育服务专员,安徽市14985所学校,我一个人负责5个学校。第二,我们在做数字教育、数字内容。在全国9个省,我们通过智慧教育系统和分层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实现学生提分。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记录学校教学过程产生的所有数据记录下来,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第三,引进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并推广。目前是在安徽推广,之后会面向全国。比如我们跟中科大信息技术研究院一起成立了新媒体研究院,也和美丽化学团队合作,想为孩子们做出美的教科书。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把课堂还给老师和学生,让他们更有效的教、更有效的学。我们今年提出的主题是融入教育,也是希望我们更懂教育,所以现在也开始寻求教育专家加入我们,我们要融入教育。今年皖新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教育服务总公司的员工要做到“三进行动”,要进班、进校、进课堂。去听课。未来我们希望比学校更懂教育,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教育,因为我们始终致力成为教育的集成商和服务商。 

吕韩莉:蚂蚁金服是金融公司,看起来跟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其实无论是培训,还是商业,都跟支付有关系。蚂蚁金服的K12团队从今年开始为学校提供基础的支付解决方案,就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学校收费或到银行交费效率低的问题。

其次是精准扶贫。体制内的学校是非盈利机构,如何改变国家扶贫款层层审批的流程,实现直接对接每一个家庭,是蚂蚁金服要解决的。另外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差距较大,很多地方享受不到新的科技产品。蚂蚁金服K12团队以支付起家,最终希望让中国普惠金融能够帮助更多家庭,解决上学困难的问题。蚂蚁金服K12团队也希望能够和更多的教育行业的伙伴合作,来助推中国K12教育的发展。

王秀东:做教育需要两点,一是情怀,一是资金。没有情怀坚持不下去,想坚持下去必须有资金。教育行业是一个慢活,它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在培育过程中肯定要有资金的支持。

我们累积投入20多亿。为什么要在教育行业有这么大的投入?原因是我们在撬动整个教育行业变革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体制内的教育。我们的使命不是要做教育行业的某个产品,而是希望能够引领教育行业的发展。我们的理念是课堂和技术深度融合。我们认识到,只有更了解孩子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度,才能够提高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我们的第一个产品互动课堂,就是要在课堂上发掘孩子的优秀表现,而这就需要技术和平台的支持。尽管有各种声音,但我们依然把互动课堂做到今天,在业内也走在最前列。一直都在致力于为各个学校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服务学校时,发现一个学校可能有20、30个软件系统,很多都是短期使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推出第二个产品智慧校园,是以互动课堂为内核的校园共享平台,让家长和老师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有效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和学的整体效率,同时提升管理效率,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单一学校的问题解决了,但校和校之间还是孤立的,这就需要云平台。 在这个持续的过程当中,真正把教育行业打通的话需要以目前教与学所有数据为支撑的SaaS平台,这样一个教育行业的生态平台,将打通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教育壁垒。

解航:前两天马云老师刚刚建立了达摩院,这是3年1000亿的投入。阿里巴巴集团,包括蚂蚁金服,在教育板块的投入是巨大的。为什么我们在教育行业投这么多钱而不计回报呢?是因为阿里更看重教育作为公益事业的一方面。整个阿里巴巴集团会在教育行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解决教育体制内外的问题。这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把领域做得更好。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云栖大会 | 教育分论坛嘉宾对话:从教育的现在到未来的教育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