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倪闽景:当知识增长速度远超人类学习速度,未来教育面临八大趋势

作者:倪闽景 发布时间:

倪闽景:当知识增长速度远超人类学习速度,未来教育面临八大趋势

作者:倪闽景 发布时间:

摘要:面对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我们的教育会发生哪些变革?

面对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我们的教育会发生哪些变革?

从引力波预言成真,到近年来不断颠覆人们想象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当下的“00后”正面临着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时代。在2017年长三角地区校外教育交流研讨活动现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在他看来,在技术的发展之下,世界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越每个人的学习速度,未来教育正面临着崭新的八大趋势。

本文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在2017年长三角地区校外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上的现场主题报告整理。

微信图片_20171106214849.jpg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倪闽景

今天我的报告主题是:为创新而学,迈进我们校外教育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思考,在整个教育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技术颠覆想象,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知识

今天的时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变革,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巨大。

比如引力波,从2016年2月11日正式公布发现引力波以来,已经发现了四次引力波。前面三次都是两个黑洞变成一个黑洞,产生引力波。最近是两个中子星合并,发出的引力波,人们同时采集到了它的引力波,也采集到了它的电磁波。

这项非常惊人的技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还只是一个科学猜想!但在未来它究竟有什么用,仍未可知。就好比二百年前,有人预言有电磁波这样的东西,直到一百多年以前,人们真的发现和应用了电磁波。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都和电磁波有关。

匪夷所思的科技无处不在。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研究的量子通讯,被很多人关注。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可能都和量子纠缠有关。有人说人类和机器本质上的不一样,可能正是因为量子纠缠。中国已经可以做到发射量子卫星,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远远走在世界前列。量子纠缠带来的科技领先也才刚刚开始。

再比如基因编程和干细胞技术。可能大家觉得基因编程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它已经走入我们生活当中。去年3月5日,一个孩子在无锡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诞生。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个新生儿?因为这个孩子就是经过基因筛查诞生的一个健康宝宝。

还有一项匪夷所思的技术——干细胞技术,可能大家觉得离我们很遥远。现在东方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正在研究从人体中提取一滴血,做成干细胞。干细胞提取以后,因为性质不是很明显,所以可以大量复制。而人体细胞有皮肤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各种细胞。复制好以后的干细胞,可以转换为脑神经等各种细胞,应用将十分惊人。

刚刚简单提及的几项新技术,在我们的课堂教育中都没有体现。但是我们校外教育中可以体现。因为基础教育的结构非常严谨,而校外教育可以更加宽松,更加超前。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大家可能很熟悉。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创新者。在他28岁的时候,发明了Paypal,就好比是国外的支付宝。他把Paypal卖掉以后,拿了1.4亿美元,又开了两个公司,一个叫特斯拉,还有一家公司,是做太阳能的。但最有趣的是他又开了另外一家公司,叫SpaceX。在他写的书里,埃隆.马斯克说必须要死在火星上。大家知道,一个人死在火星上很难,所以他搞了一个航天公司将来把自己送到火星上,这就是SpaceX项目。

2015年11月1日,SpaceX成功实现了第一节火箭回收。把卫星发上去以后,一节火箭可以重新回收,加入燃料,又可以发射。按照原始的设计要求,做一次,可以发一百次。换句话说,他的火箭的发射成本,是原来卫星发射成本的百分之一。

大家可能还看到报道,去年5月11日,他在沙漠里面试验成功超高速管道列车的一个动力系统,这个超高速管道列车时速可达每小时6500公里。今天我坐和谐号回到上海,时速是每小时280公里。6500公里!比飞机都快得多。我们国家也在做相类似的计划,建成后北京到上海,只要20分钟!

借用这么多匪夷所思的新技术的例子,我想表达的是,技术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极其强大的力量。这已经完全颠覆了我们之前想法。

如果说埃隆·马斯克是一个超人,那我们再来看一些普通人。这个人大家都知道,网名PaPi酱,现在还算是个网红。PaPi酱在北京读研究生的时候,搞了一个PaPi酱视频,蛮搞笑,吸引了很多粉丝,就有人投资她,现在身价高达上亿。读书时就有上亿的身价,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了技术。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知识,只要你的知识是有品质、有特色,很快就会成为大家分享的焦点。

还有个人更普通,比我们在座每一个人都要普通——余秀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还是残疾人,但她非常出名,还出了两本诗集,最有名的一首诗,叫做《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大家可以看一看她写的诗集。如果没有技术,她的生活也许完全不同。

今年,首批00后已经进入高校了。有人说现在00后的孩子,和我们不是一个人种。他们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分享。大家知道,分享需要条件。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才会分享。现在流行极简主义、断舍离等,就是因为物质极度丰富,才能做到。物质匮乏的年代,是很难有现在这样普遍的分享概念的。

我读大学的时候,还经常被人偷走自行车。但是现在大家平时都在用共享单车,放在马路上的单车为什么基本没人偷?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在乎一辆自行车了。当下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已经不能理解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方式。

有两个APP,大家可能都用过,一个叫“在行”,一个叫“分答”。在座的校外老师,如果没有使用过,建议大家用一下。

 “在行”,意为“在某个方面的行家”。比如这位刘女士,她是一个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她可以在教育培训创业方面提供知识。如果你想搞一个教育培训创业,你可以约她。当然约她,你可能要为知识付费。当然你也可以成为专家,人家来约你,可以分享你的时间,分享你的经验。

“分答”,通过分享问题的答案来盈利。这个模式也非常有意思。有一个曾女士,她问了王思聪一个问题,你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你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问这个问题,要付给王思聪三千块人民币,你愿意吗?我相信没有人愿意。但是,“分答”就有一个功能,“一元偷偷听”。你按一下,付一块钱,就可以偷听王思聪怎么回答的。这样五毛钱给曾女士,五毛钱给王思聪。曾女士问这个问题的一个星期后,偷偷听的有26167人, 自己赚了一万块钱。这种知识盈利的模式,充满了创新,但是它的特点就是分享。你们有没有发现,知识可以分享,问题可以分享。  

希拉里去年竞选总统时,跑到中学拉票,她一说“同学们好”,一挥手,所有小朋友都转过来自拍了。我们60后不会这么干,但是00后会这样,我要和她同框,所以要转过来自拍,这个已经深入骨髓了。

鹿晗某天晚上在上海外滩,倚着一个邮筒,摆了一个pose拍照,在微博上发出去,当天凌晨,这个邮筒前就开始排队。人们跑过去,无非想摆一个一模一样的姿势拍一张,在后面跟帖,这叫粉丝。到现在为止,还在出和这个邮筒有关的明信片,四块钱一张。

我们来看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书本,电子书时代,成本已经趋于零,大量的古籍像《红楼梦》,或者外国作家的一些原版书,只要已经过了版权的时间,全部可以免费下载,孩子们看都来不及,不像我们小时候一本书看了几十遍,因为我只有这本书

江浙沪地区的很多小孩,出国去的国家,比到过的省市还要多。他们的整个生活经历,已经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所以他们和我们很不一样,千万不要认为,我们以前是怎么样的,他们也应该和我们一样。

十九大总书记的报告里面最多的两个字是“伟大”,据说出现了388次“伟大”,现在确实是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崛起复兴的时代。但是一个大国崛起需要什么基础?

大家看英国,300年前是世界第一。它是如何争得第一的?

牛顿,大家都知道,1643年出生,到现在我们学物理的中学生,大部分时间还在学牛顿的东西。还有法拉第、卡文迪许、麦克斯韦、瓦特、发明火车的斯蒂文等都是英国人,所以它成为了世界霸主。

我们再看近一百年来的世界霸主美国,美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霸主?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灯泡,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古尔马在1940年研制出彩色电视机。1942年费米做出第一个原子反应堆,1960年发明激光。到了1976年,苹果公司发明第一台个人电脑,是木头做的。苹果公司的老板乔布斯,在17岁那年,和他的同伴两个人在他们家的车库里面拼装了两百台苹果机,就靠这两百台木头苹果机,发展到现在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2012年,美国人发射了登陆火星的好奇号核动力探测器,现在还在满火星跑。我们差不多时间发的“嫦娥”,送了一个叫“月兔”的月球车到了月球表面,结果只走了24小时,就不动了,当然现在还活着,只是不能动了,只能东张西望。

大家看一下,我们的科技和美国差距还是很远的,真正的强国,是科技上的强国,我们校外的科技老师任务很重。

关于教育发展的八个趋势

教育一直在改革。请大家注意,教育改革是全球的趋势,为什么总是在改?是不改不行!

第一,知识更新加快。有统计说,现在的人,平均一生会更换超过10份工作。原来的知识可能都没用了,但是我们教育机构的课程还十分陈旧。最近有个预测,未来面临淘汰的职业排名中,银行职员、政府官员、会计淘汰率都高达90%。我前段时间去看奉贤一家印刷企业,这家企业印刷装披萨饼的盒子。自从变成智能制造以后,企业里原来是五百个人,现在整个生产线全部采用机械臂,只需要两个人坐在电脑前看着,其余498个人都不需要了。

对于我们整个知识体系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关于人的认知能力,我反复强调,从孔夫子时代到现在,我们的脑子没有多大变化,每一个人的认知速度一直没有变快,但是世界知识的增长速度是越来越快的,在1976年左右,世界知识增长速度超越了每个人的学习速度!这是什么概念?我一说,你们就明白。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现在没有人这样说了,那个年代学好知识真的有用,单位觉得大学生来了不得了,因为他懂很多。现在大学生毕业,到了企业后,自己都觉得大学学的东西没有用。不是他不努力,是这个世界知识增长速度超越了每个人的学习速度,他再努力学,也是越来越无知。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这是对我们教育的最大挑战,所谓我们孩子负担重,不是其他什么原因,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世界知识增速太快,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2014年的数据显示,每年产生八百万首新歌,你学了几首?两百万本新书,你看过几本?还有1.6万部电影。最近有一个同事说他老公疯了,家里装了个小米盒子,天天晚上看电影看到不睡觉,还来不及看,看完的电影数量绝对不如上架的电影速度快。

第二,脑科学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上一个星期,我请台湾非常有名的脑科学家洪兰做了一个报告,讲脑科学和育儿,非常精彩。脑科学领域现在是一个全球争夺的焦点,我们国家投了很多钱。我们也在计划成立一个人工智能和脑科学学习的研究机构。估计以后高考会很简单,不用考试,只要给你看某个东西,测你兴奋度就可以了。有的人脑部就是零零星星的反应,有的人大脑就像放烟花一样,人脑的不同表现完全可以可视化,很真实。

脑科学对教育的影响非常深刻。每个人的大脑都差不多,最左边的就是额叶,额叶就是额头前面的部分,额叶是大脑皮层最重要的地方。这一块地方,是两百年以前开始分化的,所以出现了智人,人和黑猩猩分开了。七万年以前,在大脑皮层这个部分,又有一次进化突变,出现了语言。所以我们额叶大脑皮层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打孩子的头。顶部是顶叶,和逻辑思维有关,而且和你的寿命有关。越长寿,顶叶越宽。爱因斯坦顶叶特别宽,数学逻辑思维特别强。枕叶在脑后部,和视觉有关,光线从眼睛进入一交叉,神经传到后面,就是处理视觉的。头部两边,叫颞叶,主要是处理来自耳朵信息的。

在大脑的深处,还有很多东西,中间有一个丘脑,这是苍蝇这样的动物最高的神经中枢,苍蝇没有大脑。人是慢慢进化而来的,越深的东西越早进化成型。这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叫海马体,海马体是扁扁的,估计是像海马而得名,有两个。海马和人的记忆有关,如果割掉以后,就记不住眼前的事情了,但是老的事情记得住。

还有个杏仁体,和人的情绪有关,把杏仁体割掉以后,人就不再有恐惧了,什么欲望都没有了。我们把大脑皮层放大,可以看到大脑的神经细胞,我们大脑的神经细胞有多少个?一千亿个,恰好和宇宙现在能发现的星团数量是一致的,所以有人说,大脑就是一个小宇宙。神经细胞外面有很多细细的像树枝一样的东西,叫树突和轴突,连接的部分叫做突触。经过学习,人的突触会发生变化。一般人的突触比较小,经过长时间增强训练的人突触会变得很大。

大脑通过训练可以实现惊人的改变,前提是专注的训练。大家知道宋代的米芾练书法的经典故事。据说他在家里面练书法,练不好,他去向校外老师求教。老师说,你要跟我学,没问题,但是你要买我宣纸,三两银子买一张,必须买十张。米芾一咬牙买了,但买回去后他看着这个宣纸不敢写,因为太贵了,三天没敢写一个字。三天后,老师来了,非要他写。结果三天里面的进步超过三年,因为三天虽然没落笔,但是脑子里一直在想怎么写,三天超过三年。

大脑突触能够变大,和分泌神经递质有关。分泌的递质是促进兴奋的,就有利于学习,分泌的物质是抑制的,就不会让信息通过。大脑有两套快乐系统,一个和兴奋快乐有关,叫多巴胺,就是跑步产生快乐感的原因。还有一个和满足有关的快乐,叫脑内啡。有一个实验,在座老师可以回去试一试,据说考试前嚼口香糖,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因为嚼的时候,大脑以为在吃好吃的,就很愉悦,然后多巴胺就出来了,做题目的时候就容易发生连接。有人说脑科学是人类击败人工智能唯一的机会,但是大脑的能力我们远远没有挖掘。

第三,学习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大脑。学习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大脑。如果说,学了,大脑没有改变,就等于没学。任何有效学习的过程,都在大脑里面留下了东西。什么叫学习?学习就是把别人的脑子里的知识、书本里的知识或者网络上的知识,通过学习,变成我们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发生新连接的过程。

从学习的本质来看,为什么说我们和孔夫子没有什么两样,因为我们要学会某一个东西,都要通过看,都要通过听,通过触摸,信号通过神经,刺激大脑,分泌物质,产生连接。这个过程,不可能加快。大家不要以为有了信息化,我就不要学了,我百度一下就可以。这是不对的。因为你百度一下,知识并没有在你脑子里,仅在电脑屏幕上,和书上是一样,只不过在电脑来得快一点。要变成你脑子里的知识,还是要经过那套神经系统,百度不是真正的学习。

有本书叫《刻意练习》,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让我大吃一惊的话:正确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变成天才。我们总认为天才生下来就是天才,作者认为没有天才这个说法,都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每个刚生下来的孩子,除了基本的呼吸,心跳,运动以外,所有脑神经回路都是通过后天刺激形成的。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猫眼睛实验:出生三个月的猫,把他的左眼缝起来,八个月后打开,这个猫从此成为独眼龙,三个月到八个月,是生长枕叶脑神经回路的时候,八个月以后,脑神经回路稳定了,这个阶段右眼把整个枕叶都用掉了,左眼就瞎了。也就是说三个月到八个月的时候,对孩子的视觉形成至关重要。再比如说刚出生的小孩没有自闭症,自闭症是两年到三年才产生的,而恰恰这段时间里家长不正确的养育方法导致了孩子的自闭症。

这本书里还讲了一个研究案例,说韩国围棋高手的平均智商是90,而韩国人平均智商有100。围棋顶尖高手,他的智商低于韩国人平均智商,但我们都认为他们是天才!而研究表明是他们经历了正确的刻意训练,因为他的教练厉害。专业的训练完全不一样,而我们在座的人,是校外教育的专家,你够专业吗?

学习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天真的学习,舒适自然的学习,反复做某事。还有一种学习,叫有目的的学习,就像我们今天在一起,叫做有目的的学习,是专家的学习。还有一种学习,就是刻意练习,这一本书里面说的,针对问题精准持续练习,直到形成心理表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当你的训练很正确,然后达到一万小时训练,你的大脑就能形成一个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回路,你就成了这方面的天才。

第四,教育依靠技术进行高阶学习。大家想想看,五十年以前,什么叫做学习?那时的学习等于识字和学算术。现在学习这么复杂,要学这么多东西,主要的原因是技术发展了。你们想想看,我小的时候,学对数的时候,有对数表,学根号,有根号表,现在我们的小孩儿还用吗?用计算器就可以了。如果你有一个图形计算机,你就可以研究高阶的函数图像,加一个1,加一个平方,图形就变了,而我们以前只能学到二次函数。

谷歌推出了一个和VR有关的立体的画图工具。我花了三百块钱,专门体验这个工具,我在一个空间里面跑来跑去作画,还可以四面八方看这个树;你设计一个立体的服装,从四面八方看你弄好的服装。这样的训练机会,没有技术不可能。包括我们现在看到3D陶艺打印机、六通道数码编辑机、原子力显微镜、激光雕刻机,而这些技术,将让我们的孩子学习体验我们小的时候从未可能体验的一些东西。是在原有基础上,站得更高的一个学习内容。

第五,为创新而学成为可能。什么叫创新?我这里有一个定义,创新的本质,是大脑不一样。

脑子怎么不一样?一个成年人的不一样,看他的八小时之外;一个孩子的不一样,看课外兴趣教育。从这一点来看,校外教育太重要。鲍勃迪伦,一名流行歌手,却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歌词写得和别人不一样。校外教育在促进孩子知行合一、连接社会、个性特长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个玩笑,校外教育将来做广告可以用“孩子的差别在课外、在校外”。

第六,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成为可能。对孩子来说,有三种知识,一种是共同知识,这个很重要,我特别强调,对于共同知识,我们校外教育,也会承担一部分。共同知识就是让这个孩子,能够成为中国人,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这是让一个民族凝聚起来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没有这个,谈不上创新。

第二种知识是个性知识。我觉得个性知识,大部分是在校外完成的。他可能学钢琴,他可能学羽毛球,他可能学辩论,他可能去参加某一个夏令营,当然还可能看不一样的书。虽然我们校内也有拓展性课程,但我始终认为个性不在课内形成。

第三种知识叫创新知识,更是基本上由课外校外完成的。所谓的创新知识,这个知识本来没有,他自己探究,自己创造了新知识。比如在2010年,有个14岁的孩子,自己学习了为苹果手机制作APP的软件,开发了一个游戏叫泡泡球。做完以后,上传到苹果网店。有一天,他的这个泡泡球下载量世界排名第一,下载多少次? 一天70万次,这个14岁的孩子,一天就赚了70万美元。各位朋友,请注意,小孩的脑神经细胞比我们丰富,他们拥有更多的创意,因为技术已经可以让他们把创意变成现实!

第七,人工智能将为学习提供新工具。这段时间,人工智能很热,人工智能的提法是六十年以前提出的,慢慢发展到1997年有一波高峰,就是大家知道的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1997年以后,有一段低迷期。在最低谷的时候,斯皮尔伯格拍了一部电影《人工智能》,讲了一个机器人小孩儿的故事。到了去年,人工智能大爆发,主要是AlphaGo战胜李世石。请大家注意,AlphaGo战胜李世石,它用的是什么?用的不是电脑,而是服务器集群,25万台服务器,相当于2.5万台深蓝,因为深蓝是超级计算器。下一盘围棋,电费就要三千块美元。和李世石下棋,25万台电脑连起来。人工智能的特点是可以复制,这是人工智能最可怕的地方,而人类学习不可能拷贝!人工智能里面有很多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

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人脸识别,再比如微信里面有一个小冰主持人,你一直跟她讲话,她就懂你,大家回去可以试一试。还有头条机器人,我们在座的人,手里可能都有头条这个APP,头条机器人叫小明。你每天看的东西,很多是他写的,叫小明看世界,还有小明讲笑话。我这里还有个APP,它可以摇一摇,就可以写自由诗。

第八,从经典学习到超级学习。请大家注意,什么叫经典学习?从孔夫子到我们现在的学习,古代人看竹简,现代人看屏幕,都是经典学习,就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和自然的方法,把知识储存进我们的大脑。

超级学习是什么?柯洁,世界围棋第一高手,有一句话:昨晚辗转反侧,不想竟一夜无眠,人类数千年的实战演练,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全都是错的,我们甚至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

我认为人工智能会成为我们学习新的起点。从技术教育的发展来看,我刚做老师那会儿,刻蜡纸,刻得我眼睛都瞎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复印机、一体机,所以啊,那个时候孩子负担比较轻。现在不用刻,一拉就是一本。有了计算器,重复的计算就可以不学了。当然有些技术是促进感官感受度的,比如像PPT,还有VR等等。还有一种技术可以降低获取知识成本,比如百度、谷歌、知乎这样的东西。而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综合应用,将从面向知识的单一工具发展到针对人学习的系统工具。

比如我戴了一个头套,戴上以后,它会产生Alpha 波,Alpha 波就会刺激你产生多巴胺,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你看一遍知识就记住了,他会让我们的学习提速。接下来五年之内,就会出现大量的因为人工智能和脑科学而创造出来的学习工具。

所以什么叫从经典学习到超级学习?我就把它总结成四句话,超级学习就是基于脑科学的精准学习,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学习,基于人格化的创新学习,基于新技术的高结学习。所以第八个趋势,是我对学习趋势的总结。

校外教育的问题和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面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校外教育的发展有没有不平衡,不充分?有!

首先,我们来看校外教育的特点。什么是校外教育,用一句话可能最精准。就是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叫校外教育。校外教育有什么特点,第一,校外教育基本特点多元化。从形式来看,体育、艺术、科技类学习,活动、比赛、文化补习资源活动,无法穷尽。艺术又可以分好多,器乐又有好多。它的特点就是多样性。第二个特点,校外教育是半结构化的,开放性很强,时间、地点、流动性大,随意性,高选择。第三,校外教育以体验和实践为主导,个性化服务要求高,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关程度高,发展空间巨大。

第二,上海校外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概括为“七不”,即不平衡、不充分、不理性、不规范、不重视、不专业、不科学。特别是还没有好的校外教育理论支撑。我翻了半天,找不到好的校外教育理论,而我们校内教育理论很多。碰到的困难,我们往往不是用科研的方式解决,我们往往就是撑过去就算了。

体制内的校外教育受到校内教育和市场的双重挤压,目前上海正处在腾飞的初期,有点迷茫。一个是校外教育的校外化,比如说英语,我认为超过一半是校外老师教的。另一个是校外教育校内化。以前我们没有钱,搞一个实验室,放到青少年中心大家用,现在我们有钱,每个学校自己做,就不出来了。

第三,校外教育未来的七个方向。

1、从标准化建设到内涵发展到资源整合。我们现在重要的方向是资源整合,不是校外教育资源少了,而是我们整合能力不够。

2、以公益化发展引导市场规范。因为我们体制内的校外教育弱了,所以市场就越来越强,也越来越不规范。实际上我们要做强体制内的校外教育,市场的校外教育也就容易规范了。

3、以差异化思维来引领校内课外教育。差异化,让每一个学校拥有自己的个性。

4、以特色化创建形成丰富的区域实践。我希望我们各个青少年中心特色不一样,比如嘉定少年宫有研究材料的实验室,闵行研究航天航空,浦东研究数字金融,奉贤研究健康美丽,各自有非常不一样的特色课程。

5、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契机为孩子提供新机会。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中考都会应用,这是我们校外教育很重要的机会。

6、以文化营造为特征形成国际原创品牌项目。所有国际品牌,首先都是做文化。我希望大家有机会参加一下将在松江举办的中国顶尖的FRC比赛,看一下你就知道,人家是怎样设计机器人比赛的,非常刺激。

7、以研究的态度形成新技术对校外教育再造。一定要研究新技术,校外教育这一点还做的比较好。校外教育学习形态的重混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是我认为慕课最大的价值,不是让一百万人学同一门课程,它的价值是一百万人学一百万门课程。只有这样才会让一百万人脑子都不一样。

最后,我想谈谈校外教育的工作方法。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七种工作方法。

第一,系统思维,做某一项工作的时候,要整体考虑,往前推一下,往后看一下,系统地设计。

第二,下移重心,今天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负责人,要让我们一线老师,把他们的能量发挥出来,所以下移重心,激活基层,这是很重要的方法,每一个校外教育的老师都是一条龙。

第三,专业导向。做活动要研究,才能不断提升品质,活动要常做常新。

第四,向市场学习。市场什么特点,市场就是从专业化到产业化。我们现在只有专业化。从专业化到产业化,在这个方面,我希望大家可以向市场学习。

第五,校内外教育整体设计。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到美国的博物馆里面,在展品下面会有一个小标签,说是按照科学标准第几页什么什么,他们会把校外教育的东西和校内东西连在一起,同一个课程标准。同样,我们把学校的课外活动、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市的活动中心和省级活动中心系统架构,形成金字塔型的构架,这个整体设计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阵地建设。大家注意,校外教育不能节节败退,一定要有阵地意识。搭平台,要有拿来主义,就会把自己做强。

第七,梳理学生主体意识。所有活动,所有架构,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要激发孩子主体意识。对学生有意义的,有趣的,有压力的,都是非常好的设计。校外教育的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我们正在做激励学生自觉的学习的系统方案。这方面我们长三角可以联动。

邓小平曾说:电脑要从娃娃抓起。那是我们校外教育发展最快速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条件,比那个时候要好很多,但是发展速度比不过那个时候。我们希望长三角地区一起研讨,主要研讨大家共同碰到的难题,分享我们各自取得的心得,如果一直有这样的平台沟通,我相信我们长三角地区发展会非常快。再次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在2017年长三角地区校外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上的现场主题报告整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作者倪闽景)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倪闽景:当知识增长速度远超人类学习速度,未来教育面临八大趋势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