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GET2017】北京大学尚俊杰:游戏化学习让教育更高效

作者:静熙 发布时间:

【GET2017】北京大学尚俊杰:游戏化学习让教育更高效

作者:静熙 发布时间:

摘要:游戏化学习的核心是重过程不重结果。

IMG_5223.JPG

芥末堆 静熙 11月20日

11月15日,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次日的“学术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就游戏化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意义、教学思维等方面作出分享。

尚俊杰认为,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学习动机,锻炼发散性思维,具有教育价值。同时游戏化思维中人们的好奇心理、竞争心理也为商业带来价值,在游戏化的空间、课程、评价中,孩子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他表示,游戏化学习为孩子带来的主动学习动机也是如今Mooc、微课、翻转课堂存在的重要前提。

以下为演讲实录(芥末堆略有删减):

大家好,特别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游戏化学习》。我讲的话题叫“一切为了S.H.E:让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

学习科学:教育学与其他科学的桥梁

现在国际上有个新的名词叫学习科学。是国际上近30年发展起来的关于教科学跨学科的研究定语,涉及教育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生物科学等重要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学习科学是研究人究竟是怎么学习,怎样才能促进有效学习。

学习科学的定义:学习科学是一个研究教课学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各种倾向性的学习,它的目标首先是为了更好地认知过程,小孩子是怎么认知的和社会化过程,整个学校怎么促进学习的,以产生最有效的学习,其次便是为了用学习科学知识,重新设计我们的课堂和其他学习环境,从而能够促使学习者更有效和更深入的进行学习。

为什么会在近30年提出学习科学?为什么特别强调这点?是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有个学科叫认知科学或者是认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已经好几十年历史了,但是有一批学者发现,在实验室做了几十年研究,对真实情境中的教学,比如课堂教学,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比如实验室研究,确实研究做的很深入,文章影响因子也很高,但是老师并不使用,所以他们向课堂教学走了一步。此时正好赶上人工智能计算机时代的崛起,于是两者合作提出了一个学科概念叫学习科学,希望在脑心智和真实情境教学之间架起桥梁。也有人解释为,以前我们教育科学的基础直接针对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现在中间加了一个学科叫学习科学,他们把脑科学、心理学这些基础科学转换成教育科学中可以应用的部分。

什么是更科学的研究? 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课堂教学到底效果怎么样,如何判断得更加科学?如果使用大数据技术,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细分出来,将课堂中的老师和学生的每一句对话都记录下来,进行编码分级,告诉老师你哪些内容是有助于知识建构的,哪些内容可以忽略。

游戏化学习带来教育价值

光科学还不够,既科学又快乐,才能够让学习更加有效。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学习动机,应该从婴儿抓起。

近年的报告,经常在预测游戏、游戏化学习的价值。《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发过一篇文章,网络游戏领导力的实验室,说未来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像今天的游戏。在游戏中玩得好的孩子,在未来的跨国企业中领导力比较强,这是斯坦福的教授们访问了200多个CEO,分析他们玩不玩游戏,领导力怎么样,总结的结论。刚才蒋宇也说了,奥巴马说玩游戏浪费时间,能不能让他们设计教别的孩子学习的游戏,设计游戏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学习会了内容。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游戏动机、游戏思维、游戏精神》。游戏动机包括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小游戏,其实是个排序题,一块块的木块,孩子排对顺序就通过,通过十关可以游戏角色可以跳舞,类似的小游戏可以吸引孩子。

还可以设置分数游戏,什么是1/2,划一道叫1/2,当然你也可以斜着划一道,还可以竖着划一道,是不是既有分数又有图形,还能培养发散型思维。分数不好的孩子,以后有点小麻烦。所以孩子学分数的时候,真的得用一些特别合适的游戏软件,让他们理解的更加深刻,我们这次在杨镇做了一个案例,老师真的拿了几块钱让孩子分,四个孩子分钱,一提分钱特别孩子分的可认真。还有猜字游戏,孩子可以随便猜下面是什么字,点开的越快得分越高。

这个游戏有没有教育价值?

1、有助于认识知识的结构。现在很多人真的对知识的结构已经不认识了,比如说在座的各位,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上来能给我写出来“彝族”的“彝”,如果你能写出来,我送你一个礼物。这么多年只有一个女孩子上来给我写出来了,还给我讲了讲它的意义,最后告诉我她是彝族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会写字了。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开发一个什么游戏帮助中国人记住字难写的汉字。

2、锻炼发散性思维,这是创造力的核心。谈到创造力,蒋宇老师刚才也讲了,创造力是什么?人文主义心理学家说:创造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就是自由的、自发、无拘无束的,被强迫的情况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而这一点和游戏很一致。

不光是这些简单的应用属于学科学习,现在学科学习与脑科学也相结合。这是一个小游戏,你需要不停地点两个导轨,让相同颜色的小火车开到相同的站里面,如果开错了就失败了。上面只有三个小火车的时候,在座的各位都能搞得定,如果十个小火车,还能搞定吗?这是培养注意力,注意力是学习的基本能力,一个小孩子注意力如果不能培养起来,学习是很难的。

还有研究证明,玩小游戏能够延缓老年痴呆症,所以也要鼓励老人们多玩玩游戏。斯坦福大学凯瑟勒教授拿这类游戏对特纳综合症儿童做了实验,这类儿童的数学(尤其是空间数学)很难学好,不而是一味地做题,让他们玩特制的游戏,最后发现他们数学成绩有所提高,脑子的活动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简单地说,利用一些特制的游戏,定点去修补某一块的神经区域,修补好后,数学就比较容易提高,如果没有修补好,只是疯狂地做题,用处不是很大的,这是游戏的动机。

游戏化思维具有商业价值

随着年龄的提高,未必要用纯粹的游戏,可以将游戏元素、机制用到学习中,这就是游戏化思维。当然这个词之所以热起来,是因为企业界对这个词很感兴趣,很多大公司让我给他们讲讲思维,包括很多证券公司、银行等。

比如钢琴楼梯,如果地铁里有这样的楼梯,你会不会走一走算了,不会去挤扶梯了。比如微信红包,整个春节都在抢红包,能抢到几分钱,最后还有人发1分钱的红包,抢到的不是钱,是游戏。为什么说它是游戏呢?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游戏化设计:

1、好奇心理。你拆开的时候不知道是几分钱,你想不想知道?人就是这样的,不管它是什么。你上大学的时候,如果对面的兄弟给你们讲一遍他失恋的故事吧,你肯定说快别说了,睡觉,如果他压低嗓音跟另外一个同学说:你知道吗?你马上张大耳朵:说什么呢?大点儿声。人喜欢偷听,不喜欢倾听,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学会倾听,“后来呢”、“接着呢”、“他真的不理你了吗”、“你后来去找她了吗”、“接着呢”,别人会觉得你很好,你只要会倾听就行,但是人都不喜欢倾听,喜欢偷听,好奇。

2、竞争心理。几个人抢一个红包,不在乎我抢到几分钱,更在乎我抢得比你快。所以,微信因为这两个因素变成了游戏,因为变成了游戏,两天微信绑定了2亿张银行卡,把马云吓得够呛,当然他今天已经把所有人的银行卡都绑定了,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为能够和支付宝分庭抗礼的支付工具。试想,如果腾讯没有微信了会怎么样,如果微信没有红包会怎么样,如果微信红包里是给指定的人发指定金额的红包,不能这样抢红包,你还抢不抢了?

教学中的空间、课程、评价游戏化

事实上,在教育中不一定要用电子游戏,传统游戏也很好。我女儿数学老师设计过一个游戏,他将全班孩子分成两个队,蓝队和红队,每队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来抽纸牌,这队抽出来一个纸牌,问他的队友是放在百位上还是十位上,还是放在个位上,小朋友很快就发现,789最好放百位上,456放十位上,123比较小放个位上,老师让他们学习比较数的大小。但是接着他们就发现更多的东西了,如果对方已经在百位上放了一个9,红队抽出来一个8,应该往哪儿摆?很多小朋友一看,大,放在百位上,个别聪明的孩子说你傻吗?人家已经是9了,你放8不是死了吗?当然他们胜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只能押宝接下来再拿出。这个高级技能都是在一堂课上学的,而且小朋友玩得非常嗨,而且把数的大小学习得非常深刻。

当然电子游戏也很有用,比如百词斩,说句实话这“斩”字帮了他们的大忙,为什么呢?你想想你看宫装剧、看过去皇帝的剧,你最喜欢的动作、最爽的动作是什么呢?拖回去斩了。如果你也有这个权力,你说你想干什么呢?你想不想回到你们的办公室看着谁不顺眼拖出去斩了?这个动机迎合了人们的发现,所以特别受欢迎。当然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要研究这个“斩”字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有没有促进作用。

刚才蒋宇也讲了在美国有很多学校,不光是一堂课游戏化,在整个学校,从学校建设、校园管理、课程建设等各方面采用游戏化。

蒋宇也提到了我们镇中心小学,我们在国内打造第一个游戏化学习示范学校,我们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空间游戏化,把空间建一个游戏实验室。

第二,课程游戏化,帮助老师们设计一个课程。

第三,游戏化评价,刚才已经讲了,给孩子发一个小奖票,要知道小孩子对于老师发奖票是特别有兴趣的。

游戏化学习核心:重过程不重结果

游戏精神,刚才何老师也已经讲了,游戏是什么?游戏是假的,但是人们对游戏是非常认真的,游戏重过程,不重结果。

仔细想想现在的教育,是不是有点儿过于重结果、不重过程了?小孩子们过得很苦,能不能让他们更加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呢?

喜乐曾经说过一句话: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才完全是人。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是不是有点儿翻译错了?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经常都不是人吗?后来我想了想,如果你真的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你今天上午想干什么?你再想想经常做的事、说的话,能叫完全意义上的人吗?只有在打牌的时候,我想出大猫就出大猫,想出小猫就出小猫,你管得着吗? 我们这个社会最后追求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不是让每个人尽可能过得像人一样?简单说在符合法律法规框架之下,尽可能地让每个人自由自愿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做他被迫做的事情。

总得来说,我们的时间需要让人活得更开心。

  • 游戏动机最容易想到、最基础。

  • 游戏思维强调将非游戏的学习活动设计成游戏。

  • 游戏精神则是最有意义的价值,以对待游戏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学习过程的结果。

三者的核心是深层内在动机,这也是我最近特别强调的话,能不能让每个人尽可能靠内在动机而活着。

比如我们在学习芬兰教育,芬兰小学老师不评职称,中国小学老师能不能不评职称?你去问问很多小学老师,因为评职称让他们多么焦虑,如果不评了,那么他们就不干了吗?没有外在动机激励,当然适当、合理的报酬还是应该的,但是是不是尽可能鼓励他们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呢?最后,未来游戏到底会怎么样呢?你就看看社会的整个环境、看看微信就知道了,人类的目的是为了过得更快乐、开心,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过得更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有一句话很有前途,Mooc、微课、翻转课堂这些东西背后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小孩子是爱学习的,如果他不爱学习,这些学习方式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游戏化学习很重要,它不仅自己重要,和移动学习、VR、AR、STEM、编程学习、脑科学都可以结合起来,前景广阔。

所以,我建议大家全力转向游戏化学习,我们教育专委会和芥末堆一定全力支持大家,去努力、去成功。

谢谢大家!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GET2017】北京大学尚俊杰:游戏化学习让教育更高效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