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专业优先,新高考招生探索之路还有很多路要走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专业优先,新高考招生探索之路还有很多路要走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摘要:大类招生将成主流趋势。

500601665_meitu_1.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7年12月初,中央财经大学两名2017级浙江学生向芥末堆讲述新高考时称,相比选择考试科目的茫然,以及两次备考的焦虑,最后的志愿填报环节却是两人一致的兴奋点。

“80个志愿真的太好了,完全按照兴趣填写,从头到尾给你排除。”新的志愿填报方式让这两名2017级浙江考生不再担心被退档或者调剂专业。

对大学而言,这是新高考给出的第一个挑战。以院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改为以专业平行投档后,高校招生相应发生改变。此外,“6选3”或“7选3”的选考模式,也打乱了大学此前按照文理分科的招生录取规则。以专业为导向的志愿填报方式让那些原先并不太为人知晓的冷门专业,或将受到考生关注。

此外,新高考改革,也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学校可能还得为其补习以往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知识。

专业录取优先,学校牌子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根据浙江省2017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普通类录取采用专业平行投档模式。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按高考总分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类)。考生每次可填报志愿不超过80个。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曾在接受媒体收集时称,“由于投档单位是专业(类),所以就没有专业服从。”新高考后,考生无论选考哪3类科目,相比原来的文理分科,可选择的专业覆盖面均扩大到66.6%以上。 

这一新的志愿填报方式旨在解决考生专业选择问题,避免先选院校导致考生被迫服从调剂到自己不喜欢专业的现象发生。

对高校而言,就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录取环节的新规则设定。2017年12月15日,在青岛二中高校咨询会上,对外经贸大学招生办老师李强告诉芥末堆,专业加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对高校最大的挑战是,专业的宣传力度。“学校牌子现在可能不是那么重要,而是专业。”李强认为,学生以专业为选择基础,基本思路是先确定专业,再看分数够上哪个学校。

兰州大学招生办老师张光磊认为,这对院校的冷门专业可能是件好事。此前兰州大学草原学科尽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靠前,有两个院士,师资很强,但因为冷门,一直很少有人报考。“双一流”排名出来后,兰州大学的草原学科突然热了起来。以专业为导向的志愿填报方式让张光磊觉得,这类原先并不太为人知晓的冷门专业,或将受到考生的关注。

选考科目设置更加明确,大类招生将成主流

如果说志愿填报的变化,只是需要高校加强下专业宣传,那么不分文理科的“6选3”或“7选3”则给高校增加诸多不确定的挑战。 

2017年浙江第一届新高考选考结束后,“弃考物理”一时成为热议话题。根据浙江省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17年选考物理的考生有8.9万人,占全部考生的36%。选考物理的考生本科录取率为72%,比不选物理考生高21个百分点,在985、211高校录取中,选考物理的人数达到74%。

尽管浙江省考试院通过公布数据辟谣“弃考物理”的传言,但芥末堆在过去一年走访浙江、上海等地的学校时发现,确实有不少学生因物理太难而弃选。因“弃选物理”而进入大学理科院系的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问题。 

张光磊说,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设的专业中,2017年招生时选考设定的要求是选择物理或者化学,有来自上海的考生通过选考化学考入该学院,但在选择具体专业时又偏向了材料物理方向。“这类学生平时上课就明显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浙江大学招生处副处长金涛2017年12月14日在青岛二中分享时也透露,浙江工业大学物理系2017级学生中,有学生没有选考物理却考了进来。学校无奈之下制定了一个方案,即学生进校后再补高中物理。 

选考科目设置不合理带来的问题促使高校思考如何改变固有的招生录取模式。张光磊说,兰州大学新一年的招生方案中,已经将原来的物理大类招生分为物理大类和材料大类,其中物理大类招生中限定考生必须选考物理,“立马就要改,不改就把娃娃害了。”材料大类可以选择物理或者化学作为选考科目。 

不过,就高校设置专业选考科目,金涛认为存在的问题在于,因为决定权在高校,不同大学对同一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一致,这会让高中教学及学生备考感到茫然。

金涛分析,不分文理科后,高校招生的另一大变化是大类招生将成主流趋势。这一点,李强和张光磊有同样的判断。考虑到考生文理交叉的选考科目,新生进入大学后将会先学习大类通识课程,之后再选择具体专业。 

这对有些院校来说也将是一个复杂的难题。李强告诉芥末堆,对外经贸大学在考虑明年或将按大类招生,但挑战也很明显。“我们是财经外语类院校,不同学院开了同一个专业,如果按大类可能要把有的学院拆掉,需要一步步来。”

生涯规划成关注重点,学生是否按兴趣选择是疑问

高考咨询现场,有家长问北京邮电大学招生老师陈光磊想进银行要学什么专业,还有家长问北京师范大学招生老师许军,选择历史学专业后能不能辅修数学。招生分数区间及专业未来就业方向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陈光磊会“纠正”家长们的一些刻板化印象,比如想进银行最好的专业不是学习金融,而是数学专业。他也会提醒家长,有些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会被淘汰的专业,比如英语。技术带来的就业环境的急剧变化,家长们尚未明确感知。 

但高中生涯规划成为新高考后,所有人意识到的一个重点问题。首先,选择选考科目时,未来大学专业及职业方向的问题就提前摆在了考生及家长面前;其次,陈光磊认为,浙江的志愿填报方式更促使学生提早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引导你高中有哪些强项,(这些强项)对应哪些专业,专业对应未来的什么行业。这个要串起来。” 

金涛在分享中也谈到,现在中学阶段的生涯规划严重跟不上新高考改革的需要。他观察,就高中选择选考科目阶段,大多数学生一开始有没有选择能力仍然是一个疑问,学生最终是不是基于兴趣而选择,这些都与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及职业方向息息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浙江、上海的新高考方案中,综合素质评价被列入高校招生录取标准中,当然,这里要强调是一个“参考”。但目前阶段,实质的“参考”仍然无法做到。陈光磊直言,现在高校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参照仍然是看量化指标,“一切事情只有落到数据上才公平,落成不了数据的,比较含糊的,没法用作竞争的参考”。

他认为,学生在高中三年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很有参考价值,大学能真正参考。“大数据的魅力在于通过行为表征,在寝室、图书馆待多长时间,看多少书、哪些书,可以判定你属于什么类型。这是可以证明的。”但现阶段真正能完整记录学生高中阶段行为数据的学校并不多。 

“如果评价体系未来不改变,还是有问题的。”陈光磊说,这个评价体系是社会形成的一种“潜规则”,比如中学往往对外宣传的是,多少人考上了清华北大或者985高校,这些让学校扬名,家长认可。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革。金涛坦言,高考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只有这么多,“以前的985、211大学招生人数基本没怎么发生改变。”另外,选拨的学生也是相对固定的人群,生源只有这么多。基于这两个前提,他认为高考改的其实是“供给侧”,大学提供的还是招生人数和分数。新高考的复杂之处在于整个系统运行成本增加,同时也相对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注:文中李强、陈光磊、许军为化名。)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专业优先,新高考招生探索之路还有很多路要走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