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分数才是硬道理,竟是个虚构的故事?

作者:何玉帛 发布时间:

分数才是硬道理,竟是个虚构的故事?

作者:何玉帛 发布时间:

摘要:教育标准化运动已进入泥沼:越使劲,越失败!

以《学校扼杀创造力》这一演讲在TED官网播放量排名第一的肯·罗宾逊在教育界可谓无人不知。最近,他的新书《让学校重生》出了中文版,“爸爸真棒”请我们的专栏作者、在IB国际学校任教的何玉帛老师撰写了书评。

肯·罗宾逊和新书《让学校重生》

微信图片_20180130115718.jpg

肯·罗宾逊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排名第一的TED演讲人;他4岁时候得过脊髓灰质炎,父亲因工伤事故瘫痪;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伦敦大学教育戏剧和教育剧场的博士,曾任英国华威大学教育学教授。

读这本书时,我所在的学校正逢有些较大的改革和变动,社会上也不那么太平。但无论周围如何风起云涌,有些东西始终不会改变——

学生闲暇时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话题,必然是:谁是这次考试的第一名?评分标准是否公平?

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依然是:如何才能激励孩子多学点学科知识?为了升学是不是应该放弃一些课外活动?……

这些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有关教育的“假想的故事”:

  • 孩子去小学是为了学习阅读、写作和数学的基本技能。

  • 孩子在小学学好这些技能,才能在中学取得好成绩。

  • 孩子只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的学历,才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这个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这也正是肯·罗宾逊在《让学校重生》一书的序言中提及的一个故事:

人们都认为它是真实的,但事实上并不是,也可能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样“假想的故事”,背后的基本信念或逻辑是:学术能力决定一切——个人的前途乃至国家的富强。

那么问题来了——

1.“分数才是硬道理”竟是个“虚构的故事”?

我们都爱听故事,即便它是虚构的。随着年纪渐长,我们了解世界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我们听到的故事。有一些故事是关于我们的亲友圈子里的某些人或事,有一些则来自我们所属的文化,如那些塑造着我们一代代人生活方式的神话、寓言和童话。

那些经常被讲述的故事中,事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以至于我们常常将两者混淆。

肯·罗宾逊,这位因《学校扼杀创造力》这一演讲在TED官网播放量排名第一的演讲者,不仅洞悉人们通过故事学习的规律,而且自身也非常擅长讲故事。

这本《让学校重生》的各章节也都是由不同的教育故事引入正题,再辅以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前三章分别论述了当今教育的现在(追逐标准化浪潮)、过去(基于工业大生产需求而生)和可能的未来(成为有机的自适应系统);

后七章则从教育最基础的内在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评估,以及影响教育的导向性因素:校长、家庭和社会等视角,分别阐释了作者眼中未来教育的图景。

而我觉得他最一针见血的地方,在于指出我们认为“学术能力分数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其实是虚假的。

在他最著名的演讲中,也用《猫》和《歌剧魅影》舞蹈编剧Gillian Lynn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围绕着提高学术成绩的种种操作,可能已经将不少极具天赋的未来大师扼杀在我们自以为美的学校中。

2.教育标准化运动已进入泥沼:越使劲,越失败!

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正要出任一所学校的校长:

这所开办5年的学校已经换过4任校长了,本就是不太富裕的地区,学校60%以上的学生家庭经济贫困,学校的成绩指标始终位于该学区5所中学的最后一名,而逃学、违纪、甚至受司法指控的学生人数却都位列榜首,校长办公室每天可以有多达70个存在纪律问题的小孩进进出出……

你会做什么来力挽狂澜?

微信图片_20180130120251.jpg

答案是,2004年上任的这位校长做了四件事情:

① 确保孩子的出勤率;

② 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到安全;

③ 让学生感受自己作为个体被尊重;

④ 教授学生在未来取得成功所需的合适课程。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跟提升学生标准化成绩相关的。

相反,孩子热爱足球,学校就尽一切努力让他踢球,有老师去观看他的足球比赛并为其欢呼,甚至在第二天的科学课上用这个孩子举例;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有歌唱的优点,就安排她独唱,让她体验优秀的感觉;学校的老师不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你们必须全部通过数学考试,而是会告诉他们学好数学对他们玩乐团帮助非常大……

而该校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成绩迅速提升,而且因为该校对大量贫困学生的突出贡献,在2011年被授予了“全美突飞猛进学校奖”,而这位校长也在2013年获得了“全美优秀校长”的称号。

以上故事并非电影情节,而是在美国东部一所高中真实发生的转变。

那么,为何这样一所学校的改革会如此突出呢?肯在书中分析道,这是因为:

自2000年以来,全球标准化浪潮愈演愈烈,但却“陷入了泥沼”。

各国的“标准化”改革措施一般表现为:

学习成绩的标准必须尽力提高,学校必须优先考虑能提高这些标准的学科和教学方法……因为这些问题对学校的自由裁量权而言太重要了,因此,政府需要控制教育系统的标准设置,指定课程内容,系统测试学生以检查是否达到标准,并通过施加责任和提升竞争水平来提高教育效率。

例如美国国会在2001年就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并在成千上万个项目和新考试系统上的花费超过8000亿美元。在上海的PISA考试全球排名屡占榜首时,也有国家要学习上海模式或者中国模式。

微信图片_20180130120324.jpg

▲该法案有4个重点:3R和STEM。3R分别是阅读、写作和算数;提高学术标准;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大学入学。

在我们艳羡于美国对教育投资力度之大,以及自喜曾受教于榜样模式的时候,不妨来看看被作者称之为“标准化运动的灾难性后果”:

① 2012年,美国有17%的高中毕业生无法流利地读写……2013年教育部长阿恩邓肯警告国会称:截至2014年,美国超过80%的学校可能会被《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贴上失败的标签。

② 除了“基本技能”,文化知识也不容乐观,200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调查显示,21%的18-24岁的年轻人不能识别地图上的太平洋,65%的人在地图上找不到英国……

③ 虽然所有的标准化运动的宣誓也都在强调就业能力,却没有强调应开设有助于人们直接就业的课程,而是乐此不疲地提高学术项目的标准……世界各地的15-24岁的长期失业者几乎占到了该年龄段6亿人口的13%,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值……

回到最初的那个故事,它强调的重点之一是:

只有适用于学术研究的智力才是真正的智力,只有那些学术智力优秀的孩子会进入更好的大学,身边围绕着同样聪明的同学,获得不错的大学学位和高薪的工作,拥有自己的办公室……

然而围绕“基本技能-高等教育-繁荣昌盛”这一信念进行的标准化改革及其结果却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当今的教育为何会陷入这样的泥沼呢?这要从现代教育的产生和目标说起。

3.泥沼之源:只想培养“标准化劳动者”的工业式教育

一群被视为城市危险因子的高中学生,在一位建筑师设计概念汽车的引导下,从开始的牙签搭桥到后来制作泡沫模型,最后发展到了修复改装旧的赛车,并成立一家名为Minddrive的非营利性组织,驾驶着自己制造的车,从西往东横跨了整个美国,途经40个驿站,还对沿途的学校、贸易组织、公民组织和俱乐部都进行了演讲。

他们不仅造出了4辆汽车,拉到了赞助,还吸引了来自其他7个地区的学生加入了该组织,在自己学校更是,一张海报贴出来,180个孩子里来了53个,他们都愿意放弃周六去参加他们的活动。

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力学的物理知识,构建团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项目里,获得了对自身能力的信心,觉得自己可以做出非同一般的事情的信念。

然而就在两三年前,他们还是曾经惹过不少麻烦被其他学校开除、不得已到特许高中学习的“危险学生”!

一位叫史蒂夫·里斯的建筑师在一次教育中心的午餐会上,发现这些学生对生活超乎寻常的渴望,

有孩子存在学习、情感和社会问题,但他们仍有很大的潜力。”

而且很多孩子至今找不到一门适合他们课程……多次尝试和辗转以后,他向学校申请开设了创造力和创业课程,以上的Minddrive就诞生于这个课程之中……

微信图片_20180130120430.jpg

▲几名高中生将一辆失事的Lola赛车改装成透明车。

根据作者的观点,如今大规模的分学科分年级的现代教育是诞生于工业革命对掌握标准知识的劳动力的需求之中,也就是“工业革命催生现代教育”。

这一努力在过去的百年里曾经对工业的维系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成功。然而,眼下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行业已经被人工智能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拿下,面对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新时代,究竟什么才是最应该教给学生的呢?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作者引用了英国科幻作家威尔斯的一句话:

文明是教育和灾难之间的一场竞赛”;

而对于当下问题解决的方案,与基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不同,作者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系统”,应当仿效有机农业一样,坚持健康、生态、公平和关注的四个基本原则,并且实现个人、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四个基本的目标。

那么,基于以上原则和目标,教育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角色又当如何自处呢?

微信图片_20180130120543.jpg

4.“有机农业化教育”才是教育应有的模样

以上两个故事里的主角们,背景里有着两个意思相近的形容词:“特殊”(教育)、“特许”(高中),曾经适用于许多学校的标准化操作,和实行过多年的课程设置,慢慢在失控的学校和得不到满足的学生那里显露出它的弊端。

对于什么内容值得学,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肯·罗宾逊特别推崇高科技高中的“项目式学习法”(详情可点击我们以前发表的文章→《颠覆现有体制的"项目式学习"到底神奇在哪里?》),以及《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又名:火烧头发似地教学)》中的莎士比亚戏剧教学法。

他提倡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真实的生活中去学习,允许尝试、失败甚至搁浅;教师则应身体力行,用尽一切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创造合适的环境或氛围,让他们像种子发芽和生长那样,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成长。

作为教师,这也让我想到黄玉峰老师在《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一书中谈到的,教师应当像放羊放牛一样,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以及早年风靡一时的《窗边的小豆豆》中那个特立独行,格格不入的小豆豆在巴学园度过的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快乐时光。

回到开头的主题,

  • 面向未来的真实教育,是要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 教师则应当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期待学生的表现,赋予学生权利”等途径,使年轻人变成更好的学习者,聚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教练。

而无论是设置多样化、深刻和动态的课程体系、还是设计激发动机、展现成就和提供指导的评估方式,抑或是校长的远见、家庭的参与及社会的配合,都应该以激发学生个人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天赋和潜能为中心。

(本文转自爸爸真棒,作者何玉帛)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分数才是硬道理,竟是个虚构的故事?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