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鲍鹏山:我为什么赞同《论语》纳入高考?

作者:吴微 发布时间:

鲍鹏山:我为什么赞同《论语》纳入高考?

作者:吴微 发布时间: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要怎么学?

微信图片_20180201121958.jpg

转入新年的第一个月,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高中课程方案,其中语文新课标的变动最为引人注意:

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分量上加入更多,而要求也变得更高,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新课标将从今年秋季执行。

不久,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公布:《论语》将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

微信图片_20180201121439.jpg

▲1月16日,教育部发布的高中课程方案新闻截图。

在体制内教育路线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国际化教育路线中,家长与学校实际也在持续探索这部分的内容。当中国孩子最终要走出去留学,中国传统文化反而将成为奠定其身份认同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要怎么学?这就成了一个摆在所有中国孩子面前的一个问题。正因如此,“爸爸真棒”记者借着全民讨论传统文化该不该“被高考”的热度,专程去拜访著名学者鲍鹏山,请他去谈:为什么读经典,如何读经典。

微信图片_20180201121537.jpg

鲍鹏山 

鲍鹏山,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

传统文化“被高考”:经典本该由国家层面去推 

要不要读经典?在鲍鹏山先生看来,这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他向记者提了3个问题:

  • ① 无论个人读书还是国民教育,不读经典,读什么?

  • ② 作为国家教育战略,不读本民族经典,读什么?

  • ③ 世界上哪个国家和民族的国民教育拒绝读本民族或本国的文化经典?

这三个问题基本上用反问的方式终结了“经典该不该读”的质疑。鲍鹏山说,真正的问题实际上是“什么是经典?应该怎么读?”

在他看来,经典从《论语》始,《三字经》、《弟子规》都不在经典范围。《论语》才是中国孩子应该从小熟读的文本,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认为《论语》纳入高考考核范围是一件好事,一个民族的经典本来就该由国家层面去推广。

同时,他也给了我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

我们热衷于让孩子“打基础”的唐诗,反而不适合用来启蒙,而是在孩子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适合学习。

*以下是鲍鹏山先生的收集实录,为了方便阅读,我们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呈现。

微信图片_20180201121750.jpg

1.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碎片化”和“肤浅”

实际上北京高考卷考《论语》相关的内容,这几年一直都有的。不过如果这一轮政策是指向让学生整本阅读《论语》,那的确是件好事。

为什么强调整本书阅读?因为这恰是现在中国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

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或语文课本的形式,本身是一个错误的方式,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西方,都没有过这样的方式:

选出几十篇文章,编出一个大杂烩——我们把它称之为杂志式的教材——课文本身都是片段式的。

这些文章通常还都很肤浅,尤其是低年级课文,很多鸡汤式的,《知音》式的,《读者》式的,像什么《斑羚飞渡》《一面五星红旗》这样瞎编乱造经不起稍微一点的理性推敲的文字,中间有几篇《论语》的篇章、《红楼梦》的节选、《水浒传》的节选,又都是碎片化的,也就根本不是真正的经典阅读。

孩子从小没有接触经典,就没有一个好坏的标准,鉴赏趣味会低下。

  • 他不读《红楼梦》,就会觉得琼瑶的爱情小说是最好的;

  • 他不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不读鲁迅、培根、托尔斯泰,就会把郭敬明的小说当成是最好的,把林清玄、刘墉当成经典。

  • 不读唐诗宋词莎士比亚,就会把汪国真当成最好的诗人。

有时候我在公开场合说某些诗歌散文小说不够好,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他们从小建立起来的阅读品味就是这样,这从语文教育中就已经被固定下来了。

当人们没有读过真正传世经典的东西,就会热衷去读微信中的鸡汤文章。

但如果我们回头看看,用“杂志式的教材”教孩子语文,这件事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的孩子上学,正式读书,就是从《论语》开始,一本书读完,再去读下一本,比如《孟子》。《三字经》也是后来才出现的东西,比如一个唐代的小孩,是没有《三字经》这种所谓的蒙学读本的,就是从《论语》开始看。

你再看国外,国外也不是拿着“杂志”教文学课的,都是要整本去读莎士比亚、读荷马史诗。

中国教材的歧路,是从民国开始的。今天我们都说民国教材好,那也是比今天的教材内容好一些,比较朴实而人性,没有《斑羚飞渡》之类假大空的东西。但从读整本读书到碎片化读书,就是民国教材那里来的。这才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真正的大问题。

如果将《论语》列入高考,我希望这次是一个导向,引导学生去读一些真正的经典,而不是肤浅的东西。

2.一个民族的文化经典应该由国家考试来引导

《论语》这样的经典该不该读,我觉得不是问题;要不要由高考指挥棒来推动学生去读?我觉得也不是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

你放眼任何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都体现国家意志,体现在国民教育体系中。

比如柏拉图、苏格拉底、莎士比亚……为什么一直有人在读,真是一代又一代学生对这些经典有兴趣吗?或者都是老师的兴趣、个人的兴趣吗?

如果只是出于个人的兴趣,这些作品不会成为一种普及的文化,不会成为一个民族下一代中大多数人的共同认知。可能更多孩子凭自己的兴趣,宁愿去读《哈利波特》了。

比如,当大多数人都不读《论语》,哪怕我读《论语》,我也不会谈孔子,因为我跟人交流,得让别人听懂。

再往后,民族的历史文化可能自然就这样消失了。

历史是什么?

历史不光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更是我们记住的事情。没有记住的东西不会成为历史,只会成为空白。只有记住的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提起,被谈论,被引述,成为对话的公共语境,被当做思想资源和思考出发点的,才能成为对今天有价值的历史。

《哈利波特》未来也很有可能会被证明是经典,但在这样的选择中,柏拉图、莎士比亚可能就会成为被遗忘的东西。

同样,下一代也会有下一代的喜好,《哈利波特》也会被下一代遗忘。

你发现了什么?就是如果都是凭着兴趣来,人类文化会怎样?

第一,不会被传承;

第二,不会被积累;

第三,不会被发展和提升,而是一直原地推倒重建。而重建的东西往往是浅薄的、肤浅的、浮躁的。

这就是现在正在我们国家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觉得《论语》这样的传统文化应该让人凭兴趣去读,列入高考好像就成了负担,但这样一来,大多数人就不会去读了。没有国家考试引导,老师不仅不会教这部分内容,甚至老师自己也不读的。

所以一个国家的文化经典要传承下去,必须要有一种适当的、权威的方式,来做引领。

经典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的根,你不能只让一部分人知道,因为如果没有共同认同的话,根本没办法对话,所以教育不光在教你知识,教育还在教你公共知识,以期实现价值上的共同认知和认同。

3.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论语》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是人工智能时代了,已经是基因时代了,为什么还要去读《论语》这样几千年以前的书?

这根本是两个概念、两种逻辑,一个是科学技术,一个是文化,谁说读《论语》能够解决冰箱制冷这样的问题?!《论语》解决的是一个人脑子里的问题、精神上的问题,是公共知识的问题,是各种文化得以对话的公共语境。

什么是“公共知识”?

我讲一件事。

上次来了几个台湾人,我们在一起讨论,我现场做了一个小测试:我说,一个人,受到一些伤害,然后见人就跟人诉苦,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很像祥林嫂。

大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来自台湾的人都说听不懂,但大陆的人都说听懂了。

这就是公共性,“祥林嫂”这个意象在大陆文化圈有公共性,在台湾没有公共性。

没有公共性就是缺少共同性,缺少共同性会导致:

第一,个人会成为孤岛;

第二,族群会出现分裂。

所以,多年前我就呼吁:至少语文教材必须全国统编,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知识的公共性问题。

如果我们连知识的公共性都没有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生存基础又从哪里来?

我们再说《论语》本身的价值。

  • 《论语》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读

为什么只有我们国家在说《论语》是过时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别的国家在读柏拉图、苏格拉底、莎士比亚,读《圣经》的时候不分所谓“精华”与“糟粕”?

因为经典根本不能这么去看。

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谁来判定?《论语》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是思辨的、开放的,当我们读《论语》,这部分可能对张三有启发,那部分可能对李四有启发,有可能此时有启发,有可能未来有启发……没有人能判定哪些部分一定是“落后的”。

现在随便一个什么学者动不动就讲扬弃,甚至随便一个没读过几本书的网友,都可以动不动就指责前贤,从风气上讲,这叫浮躁;从品行上讲,这叫傲慢,而这种傲慢,是出自于自己浅薄无知带来的自大和无畏。

  • 《论语》不是工具,它传达的是“让人成为人”的价值观

读书这件事,我们不能简单看有什么用。读书不能简单地问能解决什么问题,《论语》不是一把螺丝刀、一把起子,不能用工具论去判定读它的意义。

像这样的文化经典,主要给我们两个东西:

第一是价值观;第二是公共的价值观认同。

价值观使人成其为人,第二则使社会可以建立起具有共同认可的制度,保护价值观。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人类和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有是非观,知道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

具有做某些事的能力,是本能或技能;

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是文化,是良知。

如果没有文化,人类没有办法组成社会,也不可能形成制度。

为什么经典值得传承,因为无论中西,无论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释伽牟尼,他们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人如何才能像人一样活着。

文化的功能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个“命”,不是“生命”,是“性命”。何为“性命”?顾名思义,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来:有心灵有灵魂的生命。

赋予我们生命以灵魂和心灵的,就是文化。而文化的存在形态里,最典型的形式,就是文化经典。

所以我们今天让小孩读《论语》,你不能拿它和科学等量齐观。科学是让你知道能做什么,文化是告诉你不能做什么,两者相互制约。

国外教育中,把通识教育看得那么重要,为什么?

通识教育就是“科学+文化”,懂技术,还得有价值观。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论语》”这样的问题,我是没办法跟他对话的。这就是我们教育出问题的结果。我们的教育教出了一大批没有逻辑能力、不辨问题层次,不懂得分类的人,所以,他的问题都不是不会思考和解决问题,他的问题是根本不能分辨问题所在。

经典也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认知的基础。你认同孔子,我认同孔子;你认同苏格拉底,我也认同苏格拉底,这样大家就可以对话、可以相处了。如果我讲仁爱,你不讲,你的价值观跟我不一样,我们就没法沟通了。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经典有助于他们形成价值观,

但对于社会来说,经典是给大家一个共同认知,可以使大家在同一个价值观下建立制度,得到保障。

这就是文化认同。

社会发展到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哪怕专业差一点、技术不懂得,大概率都还是能生活得好,但如果各有各的价值观,那社会恐怕就很可怕。

微信图片_20180201122613.jpg

  • 我们不一定要学所有的科学技术,但需要具备共同的文化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学习“不过时”的东西,比如科技,但科技恰恰是淘汰飞快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每一门知识和技术,在今天这个分工精细的时代,一部分人会就可以了。但是,基本文化经典以及其中包含的基本价值观,却是每个人都需要认知并认同的。

我们不需要一个快递小哥、一个家庭钟点工懂得某个专业知识和技术,但我们需要所有人,包括快递小哥钟点工有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准则,需要他们认知并认同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

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的教育里,他们没有功能性的“语文”这门课,而是开阅读和写作这门课,他们对读书的要求,比对数学的要求高的多。

他们的思路跟我是一样的:

某些专门的知识,只是专门职业的人才需要;而普适的价值观,是所有国民都需要的。国家提供的教育,必须立足于此。

  • 文化让人“心里有底”

另外,文化还给人内心一种“托底式”的精神支柱。

现在的社会人人追求成功。追求成功我是赞成的,但同时还应该有个健康的心理支撑。

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真的能追求到成功,人生有很多人力不能企及的事情,有很多偶然因素决定人最后不是那么成功。

那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有一种东西支撑你人生的意义。

比如,儒家和道家都告诫我们要安贫乐道,这就是让人有很稳定的心理支撑,让我们知道,世俗的“成功”值得追求,但并非我们人生的必须,人生的必须是合乎道德和合乎人性的生活本身。

微信图片_20180201122652.jpg

  • 经典从何处开始让孩子从“古诗”开始,我不赞同

从《论语》再说到古诗文背诵。古诗文背诵没有问题,但如果说经典启蒙从古诗词开始、从唐诗开始,我觉得是错了。

经典有多种不同的层次,只有不多的部分属于“元典”,这是一切文化之源,其它的都是流,对中华文化而言,文化元典基本上集中在先秦,比如:

《论语》之前的《诗经》、《春秋》、《礼记》和《易经》,以及《孟子》、《老子》、《庄子》这样的诸子,这些都是元典,

而唐诗宋词等等,都是流。

经典是根基,是树的主干,然后从主干上长出枝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正确的传统文化启蒙,建议从这个次序上去读,不仅是从重要性上来说,也是从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上去说的。

古代孩子都是从经典读起,读到14、15岁开始读诗,或者天生聪慧的,12岁开始读诗,这是有道理的。底子打好了,然后开始读诗。

诗歌最动人的地方是情感,而孩子到十几岁情志萌发,这时候读诗是读的通的,在此之前,小孩子是读不懂诗歌的。

在《唐诗三百首》里面,只有《鹅鹅鹅》是小孩子直接能明白的,其他比如小孩子背的烂熟的《静夜思》,我们告诉孩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孩子能明白这首诗描述的动作,抬头看月的场景,但这首诗的感情——什么是故乡,你觉得能给孩子说明白吗?更何况诗里那种客居他乡的孤独感觉,这都是孩子不能体会的。

再比如《千家诗》,也是家长常拿来做启蒙的读本之一。《千家诗》里最容易理解的诗可能就是范成大的《田家》: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是一首最有生活场景的诗,耕田种瓜,对儿童来说相对简单,但里面的情绪容易理解吗?不容易的,这种田园之乐,是一个人经历了仕宦生涯、经历了社会生活之后,转回头才能感受到的快乐。

实际上,诗歌往往是借用生活中的场景和事物,来表达一种深远的哲学意味和美学意境,理解需要生活阅历甚至人事沧桑,这是几岁的孩子做不到的。

但是孩子小的时候,他的理解能力是没问题的,你跟他讲道理,是没问题的;引导他读《论语》,孩子实际上是能懂的。《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你跟他说,人要好好学习——这没什么不能懂的。

甚至孩子不怎么懂也不要紧,这是行为指导。孩子能先用价值指导行为,外化成行为。到高年级或中学之后,建议孩子再去读诗。学诗最大的益处是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多读诗,可以拓展他们的情感体验,形成同情之心。

微信图片_20180201122743.jpg

  • 有古文根基的孩子写作能力不会差

读经典是建立孩子的价值观,传承文化的根基;读诗可以拓宽孩子的情感,那背诵古文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看此次教育部增加的古文篇目,有先秦名家的文章,也有唐宋八大家的名篇。这些都是儒家文化中的传世文章,从学统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但除此之外,让学生背诵这些文章,对他们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我经常和出版社编辑打交道,编辑们普遍觉得,有三个专业的学者,写作能力是最好的,文字水平是最棒的,我们统称为“三古”: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哲学专业

中国古代历史专业

当然,一些其他专业的老师文字水平也很好,但你仔细去追究,你就能发现:绝大多数文字水平高的,古文阅读方面的经验都很深厚。

说到文章好,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文从字顺,逻辑没问题、表达没问题、语法没问题。

第二重是语言有节奏感和张力,语言的节奏符合写作者的感情,相得益彰,这是一种有才气的文章。

第三重则是文辞上的典雅,这种典雅由何而来?是靠读书,尤其是读古汉语中的典范文章积淀出来的。

一个人在写作上天生有才气,达到第二重境界,这样的例子是常有的,但随着他年纪增长,这种才气是会消失的;但典雅的文辞、风格,因为由读书的浸润而来,是怎么也不会消失的。一个人20岁的时候能写出典雅的文字,到80岁时,也还是可以写出同样的感觉。

汉语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语言。我说过:汉语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文化的语言,它的文法、语法、句法,包括语汇,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包含着深广的文化内涵。现代汉语,是扎根于古代汉语的。

(本文转自爸爸真棒,作者吴微)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鲍鹏山:我为什么赞同《论语》纳入高考?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