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本土教育国际化,推进融合课程,学生分数要还是不要?

作者:万玮 发布时间:

本土教育国际化,推进融合课程,学生分数要还是不要?

作者:万玮 发布时间: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相结合,融合教育应运而生了

500034795_wx.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8年春季已经开学,近日,上海最老牌国际双语学校——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在开学典礼上做了演讲。在万玮校长眼里,融合课程是在中国本土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新名词:部分精英阶层的家长,希望孩子接受的教育兼有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精华,于是有了很多双语学校,实施中外融合教育。万校长讲述了自己的探索过程,提出运用三大方法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之路。

 跳出教育看教育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融合课程。自2017年开始,平和全面开始实施融合课程。我们处于新时代,我们希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基础教育改良之路。然而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怎么走,大家还是有很多困惑。

融合课程是一个新词,是在中国本土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小部分精英阶层的家长,希望孩子接受的教育兼有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精华,于是有了很多双语学校实施中外融合教育。

对于融合课程,教育界目前尚无深入研究,也没有定论,过几年也许又会有一个新的词来描述。寒假里,我对于平和这几年走过的路程做了一番思考,今天跟大家谈一谈我的这些不成熟的思考。

春节前后我约了一些人,读了一些书。比如读历史,读到天宝六年,也就是公元747年,唐玄宗开科取士,让宰相李林甫亲任主考官。李林甫是一个奸相,现代的成语口蜜腹剑就是形容他的。李林甫担心考生写文章骂他奸恶,竟然一个都没有录取,而考生中就包括诗圣杜甫。

一个考生都没有录取怎么跟皇帝交差呢?奸相就是奸相,眼珠一转,计上心头,竟然跑去祝贺唐玄宗李隆基,称“野无遗贤”,真是大喜啊!皇帝居然就信了。

我们有一句话叫高手在民间,怎么可能“野无遗贤”?可怜杜甫,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很厉害,我寒假里约的老王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老王做管理出身,做过市场,又搞过培训。别人职后进修读MBA,他却去读了一个哲学博士,于古今中外管理学融会贯通。

我是教育工作者,却特别喜欢和教育界之外的人士讨论问题。平时所读的书籍文章除了教育学术类之外,更是五花八门,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人物传记等。我笃信教育是一门实践科学,因此更应当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很多教育界的大学者虽然厉害,但陷入学科的狭窄空间里拔不出来,反倒是很多教育界外部人士对教育有一针见血的见解。比如说老王,我每次向他请教都颇有获益。

1.webp.jpg

校长的认知历程

我跟老王谈了我做校长的认知历程。从2013年开始,我担任平和学校校长,大致经历了三个认知阶段:

第一个阶段——掌握事实

刚当上校长,很多东西都很陌生,需要慢慢学习适应。这个阶段需要掌握的是事实,包括行业的大致情况,相关法律法规,投资方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流程,校内教育教学管理的细节等。就像新老师在学生面前看起来得像个老师一样,你也得看起来像个校长。

除此之外,还得看清楚很多坑,不能轻易掉进去。就像一艘大船扬帆出海,船长得知道如何操控这艘船并了解河道,千万不能船还没出港,就碰上暗礁,搁浅了。

第二个阶段——形成观点

校长和校长也是不一样的,平和学校在前几任校长的领导下,有了飞速的发展,到了我这里,要在继承中发展,而不能原地踏步,墨守成规。我需要推动变革,提出自己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这称之为校长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不但有思想,有观点,还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把办学理念落实下去,让学校的中层与一线教职员工理解并执行。

第三个阶段——思考方法

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每一位校长也都是不一样的。反思这些不同,追问为什么我会是这样的思维,而别人是那样的思维,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就进入方法阶段。每一个人都有弱点,都有认知误区与盲点,作为校长,我得有敬畏之心,要对自我有深刻认知,这就必须思考方法论的问题。

人类认知世界,大体都会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然而在做校长之前,我从没有真正进入过第三个阶段,实在是因为校长责任重大,不能允许自己犯愚蠢错误,因此方法论的问题对我就变得十分迫切。

我向老王请教的主题便是方法论,找老王也是因为他哲学博士读的正是方法论。在和老王的交流前,我认真捋了捋思路,将我这几年对方法论的理解总结提炼为三个小工具。

2.webp.jpg

我的工具

矛盾论

1937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矛盾论》,与《实践论》一起并称“两论”,两论对抗日战争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巨大指导作用。

矛盾论的思想来自于马克思,再往前追溯则是黑格尔以及康德。矛盾论源自于二律背反,二律背反是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很深奥,我的理解是,人的理性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经常对同一件事情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而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又都是成立的。

很多年前有一部小说《北京人在纽约》,后来拍成电视剧很火,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便是二律背反。

在人的认知世界里,这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我读书时有一段时间迷恋王朔的小说,其中有一篇叫做《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人世间的事大抵如此。

我们每一个人,常常“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们对身边人的态度,也往往是“爱恨交加”。我们碰到一个老师,教育我们要勇敢、要大胆;另一位老师却教育我们要小心、要谨慎。我们的同伴文化要求我们对朋友要诚信、要交心;我们的父母却教导我们出门在外要警惕、要防范。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充满理想、豪情万丈;走入社会,却不得不脚踏实地,收敛锋芒......

矛盾论这个工具告诉我们,对任何一件事情,你要找出其矛盾对立的两端,然后告诉自己,这两个极端可能都是对的,而我们自己生存的空间,就在这个中间。

3.webp.jpg

我举一个例子,有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现实主义,一种是理想主义。我们画一条长度是1的线段,左边标注0,右边标注1。我把这条线段分为四段,0至0.25是纯现实主义者,0.75至1是纯理想主义者,然后0.25至0.5就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0.5至0.75就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在对待不同的事情上,我自己是常常在中间两条线段上摇摆的。

4.webp.jpg

我们也可以把理想与现实换成感性与理性、原则与灵活等其它矛盾对立的词,然而碰到具体问题还是很难处理。我曾经听过一个讲座,讲来讲去就是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又读了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是要随时求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把这两个思想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就是——既要拼命坚持,又要拼命改变。我为此困惑了好长时间。

后来,只能继续读书,从书里面找答案。读来读去就读到禅。禅是印度佛教引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哲学极高的智慧。自六祖慧能开辟顿悟一派,流传至今。

在我看来,禅就是解决二律背反困境的。慧能是个不识字的小和尚,《六祖坛经》记载,慧能作了那首著名的四句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后,得到五祖弘忍的赏识,连夜传了衣钵,嘱他避往南方。为什么要连夜走呢,因为其他人不服啊,知道消息了就会去追。结果,一个武官出身的弟子惠明追上了慧能。惠明就请慧能说法,如果确实高明,就放他走。如果水平不咋地,东西留下来。

于是慧能就让惠明屏息端坐,不生一念,良久,问出一个问题: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一听大悟。惠明究竟悟到了什么,《坛经》没有细说,后来的诸多禅宗公案也就是小故事,都是这种风格。一个和尚去向禅师问道,禅师通常都是答非所问,或用棒子敲你一下,或大喝一声,有的和尚当场就悟道了,没有悟道下次接着棒喝。

今天我们在网络上常常看到一些段子,其中有一些就是模仿禅宗公案。

例如最近我看到一个黑马云的段子,说马云遇事烦恼去找禅师求教,禅师默默拿出一个热水袋,倒入沸水,然后轻轻一抖,热水袋就破了,水流了出来。马云问,您的意思是我这次遇到的困难不攻自破?禅师摇摇头。马云又问,难道您是要提醒我不要自我膨胀?禅师摇摇头。马云想了想说,要不就是生命的热度,只在一瞬间……禅师打断他的话说,我只是想告诉你,这个热水袋是在淘宝买的!

禅的智慧在于开悟,究竟悟出什么,日本学者铃木大拙的见解对我启发很大。铃木大拙是近代将东方禅学推广到西方的重要人物,他认为开悟,实际就是抛弃执念。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一定会陷入二律背反。

铃木大拙说,禅希望人能够突破二元对立的束缚,从而走向自由王国。禅师的回答为什么不讲逻辑,实际上是提醒我们生活不只有逻辑,我们必须从二元论的困境中走出来,进入更高层面的系统,才能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在更高的系统里面,再去看原来的问题与烦恼,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了。

5.webp.jpg

在推进融合课程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师有困惑,例如曾经有老师问,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那分数还要不要?如果那个时候我能够领悟禅的智慧,我就会像禅师学习,反问一个毫不沾边的问题。例如:今天天气怎么样?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细细思考,可复杂呢。你说现在是冬天,天气冷不冷?我们有几位老师寒假去北方,北方的冬天一点都不冷,反而是南方的冬天更冷。我有朋友孩子在香港读幼儿园,他们说有一次香港冬天冷到8摄氏度,幼儿园怕冻坏孩子,直接关门停学。

所以凡事根本没有定数,不能简单对立,不要非此即彼,老师要是悟到这一点,原来的那个问题也许就自己有了答案。

要开悟,跳出原有体系,需要掌握第二个工具,这就是时空观。

时空观

时空观是一个哲学词汇,我这里借用来表达一种定位理论。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常常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简化,抓住主要矛盾,以更清楚地看待问题,尤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先举一个一维的例子,同样画一根长度是1的线段,0代表传统中式教育,1代表纯西式教育,今天上海滩的众多双语学校在这个线段上都会占据一个点。

各位可以对你们所了解的学校大致做一个定位,相对精确的做法是需要对所谓的“国际化”设置一个指标系统,最后对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得出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字。刚刚那个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的例子也可以同样处理,把理想作为一个指数,打一个分,定位一个点。

一维的时空观有时表现为层次或境界说。几年前我出版过一本书,书名叫做《教师的五重境界》,有些老师读了之后,了解了自己的定位,也大致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几重境界说比较有名的是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维虽然简洁,毕竟太过粗陋,二维更为常见。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就是用紧急不紧急与重要不重要这两对矛盾来将我们工作与生活中的事情分类,于是形成一个四象限图。有了这个图,就可以大致知道我们应该先做什么样的事,后做什么样的事,而且针对某一类事情该具体怎么处理。

例如对于重要且紧急的事得马上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则制定计划分步实施,不重要紧急的事可委托他人完成或委婉拒绝,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果断放弃,坚决不做,做了也是浪费时间。

6.webp.jpg

四象限图在管理学中很常见,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很多问题。例如我们想研究平行班学生的学生学习效率,一个维度是平均作业时间,另一个维度是应试成绩。然后将各个班级在二维平面上定位,也许就会得出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

为什么将这种方法称为时空观呢,因为常常需要加入时空的维度。万事万物都在变,时间因素有时候不可或缺。上学期的一次行政会议上,我做了一个主题发言,号召大家“做非常人,行非常事”。我把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大致分为五类:恶事、烂事、平凡事、重要事,非常事。

我画了一个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只有正半轴,纵轴代表这件事对己对人的综合影响,这个影响随着时间流逝会发生变化,然后这五类事情就出来五条不同的曲线。这个方法不十分严谨,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里,对一件事情的利弊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个图大致能说明一些问题。所谓非常事,就是短期看,无利甚至有弊,但是长期看有大利,这种事必须排除万难,坚定去做。能够做非常事的一定是非常之人。

我喜欢读历史,读历史是非常需要时空观的,不仅要有时间的概念,还要有空间的概念,也就是说地理对历史会有重要影响。寒假里我读了罗振宇推荐的施展老师的《枢纽》一书,就很受启发。

施展老师研究中国历史,空间的概念特别强。大多数人研究中国历史主要是中原的历史,而施展老师则加入了一个空间维度,研究中原、草原、西域乃至与高原这四者之间的互动,极富洞察力。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有一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象自己有一天一觉醒,来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周边一个人都没有,那是一种什么感受?你便能多少体会作者的心情。这首诗散发着时空观的巨大力量,因此流传千古。

时空观是给自己定位,其本质是哲学问题,即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现在在哪里?我究竟是谁?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万事万物运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其动力来源在哪里?于是进入第三个工具,动力学。

动力学

动力学也是一个物理概念指的是人生的动力问题。

我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到,如果用悲观和乐观这一对指标来描述自己,我是一个偏悲观的人。如果再加入一个时间的维度,我是短期乐观,长期悲观。

原因在于,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对环境做了很好的适应,而一旦成功,一定会强化这种适应。而环境是会变化的,且在现在这个时代,变化越来越快,原来的适应反而成了束缚,优势一下子就变成劣势,于是失败不可避免。

对于变化的研究,中国人很早就做了。有一本很伟大的书叫《周易》,《周易》研究的就是变化的规律。周易是周代的书,也叫《易经》,为什么取“易”字?因为“易”包含有“三易”:简易、变易与不易。

简易,是指大道至简,现在的宇宙很复杂,大爆炸之时却很简单。再比如,有一串数字1415926535897932……,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它是π小数点之后的数位。π的本质,是一个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这就很简易。一个真正通透的人,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用最简单的言语表达出来。

去年,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人一生中所能吃的粮食总量也是一个常数,我吓了一跳,马上就不敢多吃了。我一想,吃得少,才能活得长啊!当然马上知道他是开玩笑。在座各位但凡能吃且不长肉,尽管吃。那是你新陈代谢功能好,吃了要长肉的,就得控制了。

变易,就是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佛学将这个现象取了一个名字,叫无常。不易,就是所有这些变化背后一定有不变的东西,这个就是原理,是规律。科学家说数学原则、物理规律,这些在茫茫宇宙中永远都是不变的,所以人类要寻找这些规律。

上学期结束,有一个教师的TED演讲,老师们的发言很精彩。有一位去年刚加入平和的小学语文教师讲得特别好,她提到带教老师在一开始就告诉她:带教风格就是四个字——自生自灭。我听了印象极其深刻,感觉它的背后极富深意。

万事万物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其背后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我苦思冥想,想到一个词:生长。后来我看到也有人称之为演变,生物学上用的词是演化或者进化。

你只要认可万事万物都在变化,都有生命,那么,它们就一定会经历由生到灭的“生长”。这个生长,是有着自利倾向的,即首先要生存,其次要发展。有一本书叫做《自私的基因》,将生命的发展史概括为基因借由生命这种形式让自己得以生存,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进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的“自私”。

7.webp.jpg

人类称自己是灵长类动物,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从基因的视角,我们只是一个载体,人类自以为的控制,其实是“被控制”。

手机一旦被发明,就有生长的动力,于是控制了我们人类。而钱被发明出来之后,也有生长的原动力,表现为它总是向能够使自身产生更大价值的地方流动,所以有句话叫做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什么地方能使得钱更能生钱?富人。这就是为什么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有钱人一定会更有钱。

现在人工智能被发明出来了,你们想必理解了我为什么短期乐观长期悲观,人类终将会被人工智能所控制,尽管表面上人类认为自己一直在掌控全局。

我问老王,人生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老王显然深得禅宗精髓,他不直接回答我,而是反问我一个问题: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我绞尽脑汁做了一番解答,老王含笑不语,末了他说,要平衡工作与家庭很简单,只要你想,就可以。你要是不想,你就做不到。多么简易的回答!我听了却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论语》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老王说,他读佛经千百篇,一言以蔽之,曰许大愿。

各位,2018年,你给自己许了什么愿?你还要思考一个终极大问题,你这一生,有什么大愿?这决定了你这一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许大愿,包含了简易,变易与不易。

我又问老王,什么样的方法论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他摇摇头,说没有。万事无定法,心即是法。

实施融合课程的五个原则

以上讲了我自己的方法论,方法论是基于价值观的。不同的价值观,会带来不同的方法论。用方法论可以指导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的主题是融合课程,我简要谈一谈在实施融合课程时,需要遵循的五个原则。

教方法

我们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具备一定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复杂,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方法论通向自我认知,教育正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

现在人工智能是一个大趋势,从知识到观点到方法,人工智能接管的难度逐渐递增。知识、数据这些事实层面的东西人工智能很拿手,处理能力远超人类。哪一天人工智能到了观点层面,并且可以通过图灵测试,也就是你仅凭输出无法判断这是一个机器人还是一个真人,这个机器人有个性,有情感,那会是一场大革命。而如果人工智能掌握方法论,开始思考我是谁,从哪儿来,为什么会在这里,人类就有大麻烦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IBDP是一个好课程,其三大核心之一知识论,教的是正宗方法论,且方法论的思想渗透在各个学科中。从全球范围来看,基础教育阶段就强调方法论教学的课程极少,这也是IBDP课程特别难的原因之一。

重平衡

融合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需掌握平衡。现代社会有两种教育理念,一种是传统主义,另一种叫进步主义,前者以灌输为主,要求学生服从,后者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

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基础教育主要是传统主义,而西方基础教育则主要是进步主义。从二律背反的角度出发,融合是一个趋势,我们需要在传统主义与进步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坐标点而已。

顺便说一下,今天中国基础教育变革的呼声是从传统主义向进步主义转变,而西方正相反。英国全盘引进上海小学数学教育,就是一个例证。所以各位坚持传统主义教育的老师,其实也不必太过悲观,你们只不过过去太成功了,没有跟上变化的趋势而已,如果你们现在去英国,还是很当红的。

当然,进步主义这个词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好像我们用“新”来形容一代人,更新的一代人呢?当融合成为主流并普及开来,若干年之后,融合教育就成了新的“传统主义”,然后又会生出新的“进步主义”,形成新的二律背反。因此,融合是一种趋势,但我们还是要掌握平衡,不要用力过猛,矫枉过正。

倡多元

融合是一种变革,也是一种创新。而创新是要向各个方向展开的,因此,需要我们有宽容精神,允许不同,允许失败。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一会儿传统主义,一会儿进步主义,如果我们搞不清楚方向,就“不要把鸡蛋装在同一个篮子里”。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卖布鞋,一个女儿卖雨伞,老太太总是发愁,因为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总有一个女儿卖不出东西。旁人劝解她倒过来想,无论天气如何总有一个女儿能卖出东西。老太太转忧为喜。

学校为什么鼓励各年级组、教研组以及各位教师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一点有益的尝试与创新,这些创新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变革方向。平和的校园文化“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就是鼓励不同的。我们也希望教师能够允许学生多元,鼓励学生发扬个性。多元能创造出生动多彩的生态,多元是世界的特征。每一个个体的不同,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助生长

去年接受第一教育自媒体的专访时,我就提到平和学校管理倡导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过于依赖行政的权威的力量,很容易形成大一统模式,从而压抑个体的生长。

而生长是每一个个体的原生动力,进步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杜威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生长,是自下而上的,是深深扎根的,让它静静的生长就好。

生长是原动力,无论你怎么压制,生长不会停止。如同百川归大海一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对于年轻教师,学校给予空间,看起来是“自生自灭”,实际上生长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各位老师也要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由生长,自主发展。

许大愿

许大愿对学生而言就是立大志,鼓励孩子从小立志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各位,我们生逢盛世,应感到无比荣幸,在伟大民族复兴之际,应怀揣中国梦,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我们来到平和这样一所学校工作,我们做贡献不必空谈口号,而应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齐心协力把平和办成一所世界一流水准的中国学校。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文转自平和教育,作者万玮,原标题:《万玮:融合课程的方法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平和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平和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本土教育国际化,推进融合课程,学生分数要还是不要?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