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郝景芳:我也曾和你一样孤独

作者:郝景芳 发布时间:

郝景芳:我也曾和你一样孤独

作者:郝景芳 发布时间:

摘要:生活中有很多时刻,是我们和孩子面临的困境时刻。然而这些时刻,也是最容易让我们抵达孩子世界的关键时刻。

640.jpg

生活中有很多时刻,是我们和孩子面临的困境时刻。

当孩子面对困境,很容易爆发出糟糕的情绪,进而把我们拖入困境,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在困境中举止会失常,时常显得格外顽劣,而引起我们的愤怒,强行压制,而这样处理会把孩子进一步逼入困境,让他们的抵抗甚于平时。

所有的困境时刻,其实也是我们的关键时刻。困境就意味着有某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无视这些问题,是亲子疏远的源泉;而如果我们能听见那些问题,这样的困境也是让我们的关系更紧密的时刻。

640.jpg

春节假期之前,晴晴总共去了三周幼儿园。第一周是适应,大人会陪着,或者只去两个小时就回家。第二周是正式入园,熟悉环境加上拘谨的融入,总还是有新鲜感。第二周晴晴在幼儿园情绪很好,每天去接她的时候都能看见她玩得自得其乐,老师也说晴晴很乖,让我以为万事顺利。

第三周周一的早上,是危机爆发的时刻。

那个周一早上,晴晴吃早饭的时候看了一会儿动画片,然后就不愿意出门。关掉动画时爆发出激烈大哭,出门前趴在地上,显得格外赖皮顽劣。劝说也不行,要求也不行,一路上都在抵抗,哭着抱怨我给她把动画片关了。到了幼儿园说“我困得不得了”,不愿意进去,说“早知道今天不来上幼儿园了”。我把她抱进幼儿园的大门,她不愿意进教室,耍地赖,在楼道里爆发出强烈反抗。

起初我以为是周末出去玩得太high了,或者是看动画片看得太乐不思蜀,于是只想着收敛心神就好了。但是渐渐地,我感觉她的情绪有一些不对的地方。于是带着她在楼道里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试图跟她谈一谈,安抚她的情绪。

没想到,这一坐,就坐了很久,我们一直谈了将近一个小时。

下面是一些缩略的对话。

640.jpg

晴晴:妈妈,我今天不去幼儿园了行吗?

妈妈:但是今天是周一啊,周一到周五都要去幼儿园。

晴晴:为什么周一到周五要上幼儿园啊?

妈妈:一个原因是,大人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如果小朋友不去幼儿园,那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小朋友周一到周五也得去幼儿园。

 

晴晴:妈妈,大人为什么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啊?

妈妈: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要给其他人工作,大家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都需要给其他人创造美好的事物,才能挣到钱。挣钱才能买好东西、才能吃好吃的,才能出去旅行。

晴晴:旅行不需要花钱。

妈妈:旅行为什么不需要花钱?旅行需要买机票,住酒店,吃饭,还要买门票。

晴晴:就是不需要花钱的。

 

妈妈:为什么不喜欢上幼儿园?

晴晴:上课太多了,玩得太少了。

妈妈:老师上课都在讲什么?讲书吗?你在上课时都做什么?

晴晴:我就坐在那儿,想北京的家里的事。

 

接下来,我看到楼道里的桌子上摆了一些绘本,我让晴晴挑了一本来看。关于鸟的书。我们看了各种鸟类的名称和外观。晴晴的情绪好了一些。她还想看,我说只能看一本,如果她每天都早点来上学,我每天可以给她讲一本不同的书。

 

晴晴:我希望每天都是周六周日。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我意识到,第二句话是从《木偶奇遇记》这本书里出来的。匹诺曹的话。

妈妈:我也希望每天都是周六周日。

晴晴:人为什么要学习和工作呢?

妈妈:因为我们要给这个世界创造美好的东西啊。学习和工作,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创造更好的东西。

640.jpg

我回味晴晴说的有关上课的事情,我突然意识到,她说她上课时想北京的家里的事情,是因为她听不懂老师讲课,因此给自己找一些能安抚自己的事情去想。她坐在陌生群体里,一定是在很努力很努力让自己克服不安,稳定坐着。

因此,我决定给她讲一下我当初在英国的经历。我九岁的时候英语零基础去英国,直接进入英国的小学学习,后来虽然日常对话可以跟上,但大多数时候课堂上的讲述还是听不懂。那段经历对我来说,也很难熬。

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我在英国的故事吧。

晴晴:好的。

妈妈:妈妈小时候,九岁的时候,曾经去英国一年,进小学读书,当时我的英语还没有你好,最开始什么都不会说,上课的时候也听不懂。当时我很害羞,听不懂也不好意思跟老师说,就看其他同学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有一次,老师在班里讲一个故事,是有关古希腊的迷宫的故事,讲完了让大家根据这个故事写文章,我完全没听懂,因此什么也写不出来。老师在班里转,走到我的位置旁边发现我没写,问我为什么不写。我才说我听不懂……

说到这里,自己忍不住流眼泪了,而晴晴更是泣不成声,眼泪大滴大滴落下来,哭得声音呜咽。

晴晴:对不起,妈妈,我忍不住。

妈妈:没事,哭吧。没事……当时老师问我,你听不懂为什么不问我呢。我说我不好意思。老师跟我说,听不懂没关系,听不懂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可我当时就是不好意思开口。不好意思开口是正常的。但是晴晴,你要相信我,会好的,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晴晴哭着,我也哭着。她哭得那么厉害,一时之间眼泪汹涌。

我把她抱在怀里,我们就这么流着眼泪坐在楼道里。我明白这是我们的联通时刻。我明白了她的尴尬和退缩。我想起自己曾经在语言不通的班上如何坚持,如何把所有难为情的感觉藏在心里,因而忽然体会到晴晴这几天的感觉。她看上去都很好,也能在班里探索,玩玩具,跟随集体活动,听指令,全天情绪平稳,配合老师。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很好。但是行为上适应不等于情感上适应,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适应恰恰是了  压抑情感上的不适应才带来的。而那些涌动的情绪,害羞、胆怯和挫败,即使压制住了,也还是在心底里存在的。

有的时候,我们太容易关注孩子的行为适应了。我们要求孩子乖乖的听话,不吵不闹,遵守父母安排,遵从老师指令,守秩序,跟他人和睦良好,有问题也不能爆发。但这种行为良好完全不等于内心万事无虞。我们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就知道,我们有多少时候在表面上看上去按部就班、一切都好,可是心里的不适应和困难有如沟壑。

孩子是怎么都能长大的,我们跨过那些沟壑,也跌跌撞撞长大了,渐渐都忘却了。可是在偶尔那些我们真的放下管教责任,去体会孩子心情的时刻,才能想起来,那一切的不适应都是存在过的。我们也曾那么孤独、那么羞怯,被人欺负了那么压抑,遇到了委屈无处诉说。而这一切,远比所有的教训更让我们抵达孩子的世界。

我们忘了,我们也曾和他们一样孤独。

640.jpg

哭了一会儿,我和晴晴都渐渐平静下来。

晴晴:妈妈,给我讲讲学校的故事吧。

妈妈:好的。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在哪里吗?是在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中东,大概是五千多年前。人们后来发现一块苏美尔王国石板,上面写者楔形文字。一个小孩写:我今天上学又挨打了,迟到了,老师揍了我的屁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见当时的学校也跟今天差不多。中国最早的学校可能是春秋时候,孔子办的学校。在那之前都只有贵族子弟能学习。中国古时候的学生要学骑马、射箭、音乐、数学等等,有好多。不过,在古时候,绝大多数小孩都是不上学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上学。

晴晴:为什么古时候的小孩子都不上学?

妈妈:因为古时候的学校太少了啊。你知道古时候的孩子不上学后来做什么吗?

晴晴:不知道。

妈妈:不上学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做农民了。或者在城里摆摊卖东西。过去绝大多数人都是做农民,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读书识字,做文人工作。读书上学,能让我们以后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小时候最想做一个宇航员。你以后想做什么呢?

晴晴:我想做一个大力水手。

妈妈:好的呀,可以的。那么你就要知道,一个大力水手需要学哪些知识。要学习海洋的知识,天气的知识,船的知识。

640.jpg

妈妈:现在可以进班里了吗?

晴晴:再聊两分钟行吗?

妈妈:好的。

晴晴:在班里,如果我想跟其他小朋友聊聊天,怎么办呢?

我意识到,晴晴在小心翼翼地表达她社交上的期待和困难。她想说的,应该是不知如何跟其他小朋友交流,或者是之前的尝试遇到挫折。

妈妈:你可以……在拿着玩具的时候,问问他们手里是什么。What’s this?这样就可以开始聊天了。或者,如果你想跟其他小朋友玩,你可以说:Can I play with you?

晴晴:我只能说得特别小声。

妈妈:小声说也没关系。

晴晴:那她们听不见怎么办?

妈妈:那你就稍微大点声。

晴晴:我不能大点声。

妈妈:你是觉得不好意思吗?

晴晴:是的。

妈妈:那你就大一点点声音(用手指比出一小点的动作),没关系的。你就说:Can I play with you?或者,Can I play together?你知道together是什么意思吗?

晴晴:就是“一起玩”的意思。

她笑了。这是她整个早晨第一次露出笑容。

 

晴晴:还有,班里太吵了,我喜欢安静。

妈妈:你可以一个人坐。

晴晴:不可以一个人坐,大家都在一起。班里还有好多个小淘气,怎么办。

妈妈:每个班都有小淘气,你可以选择不和小淘气一起玩。

晴晴:班里有十几个小淘气呢。

妈妈:那你是小淘气吗?

晴晴:我本来想做乖孩子,但是其他小淘气带我一起,我就被他们带走了。

妈妈:就像匹诺曹一样是吗?

晴晴:是的。

妈妈:那也没关系的。

晴晴似乎是慢慢让她心里的纠结之处一一流淌出来,在那些细微的话中,我能感觉到她说不清楚的所有困扰。上课听不懂,不好意思与老师交流,自由活动的时候找不到小朋友,或者是试图找朋友但失败,自己找安静的角落又时常被打扰。这些无比常见的小小障碍,对这么小小一点的人儿,都是要独自面对的天大的挑战。

640.jpg

最后一分钟。晴晴几乎已经做好了进班里的准备。

晴晴:妈妈,你给我讲一讲一星期的故事吧。

妈妈:好的。你知道为什么一周是七天吗?

晴晴:不知道。

妈妈:因为在西方的宗教里,传说是上帝七天创造了世界。最初世界是一片黑暗,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后来第二天造出了天和地。第三天造出来星星。第四天造出海洋和陆地,让太阳月亮发光。第五天造出各种动物,飞鸟和鱼。第六天造出来人,管理动物。第七天上帝累了,想休息一下。于是后来人们就设立了七天为一周,星期天休息。这是西方创造世界和光的神话,和中国的神话不一样。

晴晴:那中国的故事里,光是怎么造出来的?

妈妈:在中国的故事里,最早也是一片黑暗,后来有一个大神,叫盘古,他用一把斧子劈开了黑暗,然后他用手顶着天,越顶越高,用脚踩着地,越踩越低,后来天和地就分开了,越来越远,一直分了一万八千丈。然后盘古累了,他就倒下死去了。他的呼吸变成风和云,头发变成树林,手和脚还在西面撑着天和地,不让它们合在一起。世界就创造出来了。

 

妈妈:那我们现在可以一起到班里了吗?

晴晴:可以了。

我们一起进班里了。她蹦蹦跳跳地,推开了教室的门,回头向我说白白,声音轻快。

 

后来的几天,她每天早上到幼儿园都是直接进班里,再没有过迟疑。

某一天下午,老师告诉我,晴晴在班里开始说话了,说了很多句子。有一个小男孩拒绝分享玩具,晴晴叉着腰说:“It is not good!”老师很惊喜道:“You’ve done a good job!”

这段事情看上去就这样告一段落了。而那个时刻会一直铭记在我心里。

640.jpg

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蹦到“应该如何做”,而跳过了“发生了什么”,然而在孩子小小的心里,他们不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做”,而就是在意这个过程中的感受。

有一次,晴晴遇事不顺,哭起来,我又像往常一样教育她不要哭。但她哭闹得更厉害,一直在耍脾气。我问她为什么生气,反复猜来猜去她都说不对不对。我猜不出来,她说:你再仔细想想。

直到最后,我问她:“是因为我不让你哭吗?”她说:“是的。是这个理由。”

奇迹般地,当她说完这句话,她就不哭了,安静下来了。

到了幼儿园,她又说了一遍:“妈妈,刚才我在沙发那儿不高兴,是因为你不让我哭。”

很多时候,孩子心里涌起的小小的浪花,需要的不多,就是流露。而我们,常常不允许这种流露,希望将其压制和消弭。可是情绪在心里,是消弭不了的。压下去的小浪花会积蓄成更深的漩涡,比起原初的目的,孩子对于压制的反应会更为剧烈。

其实他们的心里就只有那一点点小惊惶和小难过啊,就像我们曾经在那些孤独的时刻里。他们需要的根本不多,而只是一丝丝的看见:可以,你可以不开心,难过也是正常的。

然后,那情绪就如春天的寒冰无声消融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晴妈说”,作者郝景芳,经授权转载。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晴妈说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晴妈说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郝景芳:我也曾和你一样孤独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