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从"学霸工厂"到全人学校,专访德闳校长费建华

作者:吴微 发布时间:

从"学霸工厂"到全人学校,专访德闳校长费建华

作者:吴微 发布时间:

摘要:那就要看谁做得认真,谁能真正将这些课程和理念落地,影响到每一个孩子。

8.jpg

上海德闳学校最初引起家长关注的,是她和德威的关系。

在上海家长心中,2003年在浦东建校的德威外籍人子女学校(以下简称德威)是那种光环闪闪、非常接近“理想教育”的学校: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术水准强,塑造学生绅士、淑女风范的严谨英式教育。

以学术能力而论,与很多IB学校“挑选生源”的情况不一样的是,德威要求每个12年级学生都去考IB,但平均分仍在各类国际学校中名列前茅。

上海德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浦东)近两年IBDP平均分

捕获.PNG

但德威是一所不招中国学生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2017年,就在上海民办双语学校建校的“井喷期”期间,由德威教育集团提供学术支持、共享国际化教育资源的上海德闳学校诞生了。

与德威“原汁原味”的英式教育不同,德闳给自己的定位首先是一所中国学校

国际化教育的上半场讲“拿来主义”,下半场讲“中西融合”,德闳的立意比融合更进一层,是“融入”,以中国文化、中国孩子为本,将国际化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希望探索出适合这个时代中国孩子成长的中国教育。

这也是德闳创校校长费建华的理想。

男神校长的教育进化论从公立名校中悟出的国际化教育发展方向

在来德闳担任校长前,费建华历任苏州中学副校长、苏州立达中学校长,前者是与上海中学齐名的江苏省重点高中,后者则是类似华育的苏州顶尖初中。

德闳的很多家长称费建华为“男神”,不仅是因为其风度儒雅,态度可亲,还因为他对国际化教育的独到理解,这种理解正是来自于他对传统教育“学霸工厂”模式的反思。

9.jpg

圈粉无数的“男神”校长费建华

让人不自信是教育的大问题

长期在“学霸工厂”担任校长,费校长见多了学霸中的学霸,却越来越觉得这样的教育有问题。即使在苏中这样的学校,一年中考上清华、北大的又有多少?总还是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拼尽全力,也还是“陪太子读书”。

在高考独木桥上,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除了金字塔尖的学生,其他孩子势必一路被碾压得“不够自信”,费校长认为这可能正是高度竞争型教育最大的副作用——当这些孩子走入社会,在一个个需要突破自我的阶段,他的教育经历可能已经限制了他的勇气。

而那些最终考进名校的人,整个青少年时代都在一条狭窄的单行道上前行,虽然看起来更容易获得一份光鲜的工作,但自己究竟要什么?往往也很迷茫。

2001年,费建华公派赴美国纽约州的一所高中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交流,之后又由教育部选派至哈佛大学参加校长领导力培训,这些经历打开了他对国际教育的视野,也促使他进一步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

2003年,费校长第一次接触德威国际教育集团,协助德威在苏州创办了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并与苏州德威的校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苏州与德威国际学校十几年的近距离交流,使他对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路径的思考逐渐丰满起来。

10.jpg

费建华与学生在一起

关注每个孩子的差异化教育

在费校长看来,国际化教育与传统中式教育最本质的不同,在于如何看待孩子——“学术优异”仅是一类孩子的天赋,而正如TED教育类排名第一的演讲人肯·罗宾逊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只是天赋不同。”

知难行易,只关注学术天赋简单,如果孩子的天赋在其他方面,要如何发现?在费建华看来,学校就应该是那个关注孩子差异化特点,帮孩子发现天赋的场所。

11.jpg

德闳的户外运动设施

在苏州立达中学出任校长的时期,费建华就开始了“差异化教育”的探索。

立达中学建立于1996年,相当于苏州中学的民办初中。当时中国正掀起公办名校在自己系统里开民办学校的热潮,我们很容易对照上海的情况,想象这所初中竞争的白热化程度。

到了2010年,立达学校转回公立体制,生源也从全市招考变成学区对口招生。这意味着生源不再是清一色的学霸苗子,很多老师都不适应,“爷爷和孙子坐在一间教室”,本来讲一遍就可以的知识点,现在讲几遍,还会有学生不明白。

也就在这一年,费建华被任命为立达中学的校长。费校长对自己和全校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一定要努力适应老师,适应一种课堂模式吗?

费建华开始推行教师要“差异化”地去教,不能被一刀切的目标和进度压死,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业目标,能在学业上找到自发的成就感。

当时在立达中学有个有趣的细节,刚进校的孩子有三份作业可供选择,这三份作业贴着红蓝黄三种颜色标示,实际上难易程度有递进,但“颜色是平等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程度选择难度相匹配的作业。

经过五年时间,生源变化后的立达,没用“工业化”高压方式,成绩也追平“学霸工厂”时期的辉煌。费建华在立达的探索可谓获得了成功。

然而高考目标不变,费建华的努力充其量是改善学生一段时期的“圈养”方式。摆脱“唯分数论”,真正培养快乐、自信,在学术上主动钻研的孩子,才是费建华的理想。

这种想法与德威一贯秉持的教育理念一拍即合。

12.jpg

德闳的运动会

在德闳学校,对每个孩子的评估方式都是分析式、差异化的。第一学期德闳家长拿到成绩单,发现不是简单的分数统计,而是一份报告:

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要对孩子这学期的表现给出了详细说明,除此以外,老师还会描述与之前一个阶段相比的对比,孩子取得的进步,或者是仍需努力的空间。

而“学校应该是帮孩子发现天赋的场所”这一理念,也在德闳特有的“启迪课程”上真正落了地。

这是德闳除去国家规定课程以外的自选课程,共有60多门,种类覆盖五大领域,分别是学术、科技与创业实践、视觉与表演艺术、体育和音乐

这些学科都是在德威的教育专家指导之下,由德闳的中外教师共同研究开发的校本课程,像一片未知的森林,等待学生从不同的路走进,等待他们探索。

13.jpg

德闳的“启迪课程”包括了大提琴这样的科目

“中国心+德威核”一所英伦范儿中国学校

行文至此,读者们一定非常好奇,那么德闳与其它那些民办双语学校区别何在?德威对德闳学术支持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几番访校及与诸多家长交流后,笔者认为,德闳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中国心+德威核”

15.jpg

走廊内学生作品的陈设

中国心:丰富的母语文化

德闳学校的中国心在我看来有两层体现,其一表现在课程上非常丰富的母语文化;其二则融入到了学校课外活动的方方面面。

十几年间,国际化教育的趋势已经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开始追求“原汁原味”西式教育,到现在家长都转而寻找,能兼顾孩子中国文化学习的国际化教育

这方面德闳走得更远。在常规语文课之外,德闳还有国学课,中文经典阅读课、象形文字课等等,启迪课程中的第一版块学术类中,一半的课程跟中文或中国文化有关。

“现在大家提到国学就会想到穿汉服、行汉礼,这我不认同,太形式主义了,从小学生开始的国学课,应该是有趣的。”

费建华介绍说。比如德闳的孩子学成语,会用Drama的形式来表演成语故事。国学也可以通过音乐课、体育课去学,比如古琴、武术,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16.jpg

“启迪课程”也提供给孩子中国民乐的学习

德闳学校的中国心,还体现在很多教育细节中。比如,德闳虽然沿用了英式学校的学院制传统,将学生分成四大跨年级的学院,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但德闳的四座学院中却有两所是以中国人命名。

容闳是中国第一位留洋学生,德闳的“闳”便取自他的名字;宋庆龄是出生在上海的伟大女性——这样命名,孩子们自然会更主动去探索和学习伟大国人的历史和精神世界。

17.jpg

德闳的四大学院

在德闳学校,到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学校的前台布置着明清的案几和卷轴,摆放着围棋和古琴,在国学堂中孩子们描绘自己的青花瓷瓶,京剧脸谱,学校还与临近的养云安缦开展合作,组织孩子们参观楠书房,浸润在古书斋的环境中学习书法和茶道。

18.jpg

学生在楠书房上国学课程

管理/学术/资源上的"德威核"

对于一所新开学校来说,教育的观念和定位再好,“如何落地”才是最大的问题。

作为德威集团的姐妹学校,德闳学校在很多细节上都努力践行着实行德威教育的三大支柱——学生为先(Students Come First), 开拓精神(Pioneering Spirit)和一校多园(One College Many Campuses)。

一文很难概述,本文仅从我们实地探访中所见的一些细节中,来看看“德威精神”在德闳是如何体现的:

1、校园管理上的德威标准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细节——几乎贴在所有教室门上的Help”招贴

19.jpg

招贴指引学生如果心中有困惑,可以找谁来谈一谈;也指引老师,如果对一个孩子的表现产生担忧,感觉超出自己的判断,可以第一时间找更专业的人来介入。

这个细节的背后,是德闳沿用的德威国际教育集团特有的SafeguardingFramework——这是由德威的儿童安全教育专家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础上撰写的一整套儿童安全保护法则,让德闳的老师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建立安全意识,和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意识。对学校各级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

如何保护孩子的个人信息安全,孩子如何与成年人交往,教师如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个人权益,通过怎样严谨的招聘流程来确保每个在校内与孩子接触的教职员工以及志愿者都是安全可靠,适合与孩子共处的专业人员等。

这可能就是德威以学生为先的理念的体现吧。

2、校园设计上的德威标准

德闳的招生主任由老师告诉我们,在她参观德威国际学校的时候,她感受到德威与传统中国学校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止追求课程和教学的完善,而是在学校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追求专业和完美。德闳也同样在学校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度上采用德威标准。

我们跟着由老师参观教学楼,路过一间陶艺教室。很多学校都有陶艺课,大概就是让学生在陶胚上画画,拿出去烧制成型。然而就在我们要走完这间教室时,由老师指着后面关着的门说,门后面是一座窑。原来学校竟然为了陶艺课,自己专门建了一座窑!

也就是说,德闳的学生在是真的能从头到尾烧制出一件陶瓷器来,自然让这门课的完整度达到了最佳!

20.jpg

STEAM课程

同样让我们感觉到非常严谨、完整度非常高的,还有德闳的STEAM教室:教室里一色摆放着银色金属感拼搭构建,两边置物柜上是一台台自动化的机器,可以将金属材料塑制成学生想要的零件、道具。

在STEAM教室的尽头,陈列着一个做机械手套的知识挂图:在设计手套之前,学生需要通过人手骨骼模型,去理解真实的人手构成和运动原理;而在课程中,学生要通过电子元件和编程,做出机械手套的装置,并能控制它做出石头、剪刀、布的动作。

事实上,这里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艺术综合课的教室,而是将学习和创业融为一体的创客空间,跟德威学校一样,这个创客空间有一个更为简洁的名称,叫做SE21。而这个SE21空间,正是德威创新精神在德闳的体现。

21.jpg

机械手套的知识挂图

3、德威平台上的资源

背靠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德威国际教育集团,德闳自然深受裨益。

在师资上,德闳的外教老师都是通过德威的招聘平台进行全球招聘,且与所有的德威国际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参加共同的教师培训。据说德闳现在的60名中外教师团队,是从4000份简历中挑选出,由费校长亲自面试了400场才选出的精英。

而且,德威的丰富教育资源也向德闳的全体师生开放。开学仅四个月,德闳的学生已经有机会去新加坡德威学校参加音乐节,到北京德威学校参加首届国际博览会,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音乐家共同谱曲,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舞蹈团同台等等。

22.jpg

伦敦德威公学的副校长来访

在收集费校长的时候,我们问到他一个问题:“所有国际化学校都在做差不多的课程概念,讲述差不多的国际教育理念的时候,德闳作为一所新学校,如何能做到不一样?”

费建华笑着说:

“那就要看谁做得认真,谁能真正将这些课程和理念落地,影响到每一个孩子。”

本文转自爸爸真棒,作者吴微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