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2018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儿童应用统计分析报告:科学主题数量增长明显

作者:程文婷 杨明仪 王军 发布时间:

2018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儿童应用统计分析报告:科学主题数量增长明显

作者:程文婷 杨明仪 王军 发布时间:

摘要:App Store的数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开发者对市场的判断。

mobile-phone-1875813_1280.jpg

图片来源:pixabay

2015年1月,苹果在应用商店App Store增设儿童专区,开发者需为发布的Apps注明适用年龄,儿童专区中Apps的适用年龄皆为12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已成为使用移动设备的重要群体,但家长允许儿童使用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Apps是否真的具有教育价值,或是只能作为“电子保姆”,其核心在于其提供的内容。

为了解儿童Apps的发展和现状,我们将学龄前儿童设计的Apps作为核心分析对象展开分析。考虑到儿童类和教育类是下载儿童Apps的2个主要类别,样本范围涵盖教育类和儿童类两类热门榜单中的共308个Apps,其中以学龄前儿童(3-6岁)为目标用户群的Apps样本量为138。本文用5个指标对相关Apps内容进行编码,分别是:年龄、主题、价格、开发者和设备,之后结合2013年的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与对比,深入了解儿童Apps的发展现状,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我们的发现

1. 为未成年人设计的Apps在教育类中占比68.18%,相比2013年占比约增长10%。为未成年人设计的Apps涵盖学龄前、小学和中学3个年龄段,绝大部分Apps是为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儿童设计的。

1.png

图 1  2017年教育类Apps年龄分布

2. Apps在年龄区间上有大量重叠,可同时被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使用。幼小衔接备受关注。

教育类中:内容覆盖学龄前和小学两个年龄段的Apps以辅助幼小衔接为目标,以识字和数学为主;而以辅助家庭作业为目标的Apps则通常包含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习题。

2.png

图2 未成年人教育类Apps年龄分布

儿童类中:46款Apps可被同时被3-12岁儿童使用。这类App如果提供的内容与学科挂钩,则多提供了从学龄前至小学的多个难度等级,为幼小衔接提供帮助。

3.png

图3 儿童类Apps年龄分布

3. 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5类主题分布不均衡,语言、科学占据领先位置。

4.png

图4 学龄前儿童Apps主题分布

大部分Apps可在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和健康5类任意一类中体现出明显的教育价值。相比2013年,语言主题的儿童Apps数量在2017年仍然保持领先位置,共有49个Apps入榜。科学主题发展迅速,也有41个Apps入榜。社会、艺术和健康主题入榜Apps相对较少。

4. 语言主题Apps仍保持数量领先,但数量优势已不明显。该主题Apps同质性强,模式、内容单一。

语言主题Apps涵盖语言教学和图书两大分支。从语言教学来看,汉语教学包括认字形(描红)、发音、字义解释、组词和组句等;英语教学包括字母书写、单词拼写和发音等。语言教学的相关Apps同质性强,从功能到内容都大同小异。部分英语教学Apps以元音拼读法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符合儿童语言学习的特色。汉语教学Apps多强调幼小衔接,内容丰富。所含文字数量多、难度差异大、适用年龄广是这类Apps的特征,但也导致了针对性较弱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难以直接定位至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学习内容。此外,尽管拼音属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而非学龄前,但这类Apps常涉及拼音。在Apps中,拼音多以标注汉字的方式呈现。

以提供图书为主要内容的Apps常包含听故事和看故事两种形式。图书中的故事常会包含其他主题的相关内容,例如介绍动物(科学)或讲述出行安全(健康)的图书。

5. 科学主题Apps突飞猛进,该主题涵盖数学认知和科学探究两类。数学认知Apps以认识数和量为核心,科学探究则多以认识事物为主。该主题Apps内容多样,交互丰富,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科学主题Apps涵盖数学认知和科学探究两类。数学认知以认识数和量为核心,量、基数、序数、集合比较、加减运算、形状和空间皆属此类范畴。数学认知主题的Apps多以认识数字(发音、书写)为重点,涉及量、形状和空间的Apps则较少。由于Apps内容缺少从量到数的过渡,如果不能为儿童选择与认知能力匹配的Apps,则可能会给儿童学习数学认知造成困扰。科学探究以认识事物和培养探究能力为核心,Apps内容差异大,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认识事物的相关App涵盖了常见动植物、常见物体和科技产品,例如认识蔬菜、水果、乐器、车、恐龙和星球等;培养探究能力则如模拟考古过程等。目前尚缺少与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变化相关主题的热门Apps。

6. 可免费下载的Apps占比增加,但应用内收费高昂。几乎所有Apps都需要付费才能够完整使用,完整使用所需平均费用约为123元。

约79%的畅销儿童Apps可免费下载。相比2013年,2017年中国市场免费Apps占比增长36%。付费Apps的平均售价约为34元,均价相比2013年约增长2.3倍(2013均价约为14.56元),高频定价也从12元增长为18元。

尽管免费Apps占比大,但实际上几乎所有免费儿童Apps都包含应用内付费。对大部分Apps而言,免费使用的部分无法让儿童获得完整的学习内容,用户选择应用内付费是必要的。儿童Apps通过免费下载的方式为儿童和家长提供了试用的机会,应用内收费常用于解锁完整版内容,而非提供增值服务。

应用内收费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分别为组件包付费、月付或年付及应用间跳转。

①组件包付费:通过一次性付费解锁某些内容或功能,例如解锁角色、地图、颜色或学习内容,适用于内容明确、较少更新的Apps。

②月付或年付:以包月或包年的方式获得完整的内容或功能,是儿童图书馆等一类需要频繁更新的Apps常见收费方式。

③应用间跳转:Apps供应商提供了2个版本的Apps,分别为免费版和付费版,免费版中提供了在App Store中下载付费版App的链接。

下图统计了完整使用Apps的实际价格,组件包付费的Apps价格包含所有组件,月付或年付则以一年所需费用计算。包含了应用内付费的完整使用所需平均费用约为123元。

5.png

图5 售价和完整使用所需费用对比

7. 上榜Apps来自于71个不同的开发者,超过三分之二的开发者仅有一款App上榜,但已逐渐有优秀的开发者凸显出来,占据领先地位。在拥有4个以上在榜Apps的6个开发者中,有2个是国内开发者。

前6名开发者中有2个是国内开发者,分别是Dr. Panda和Yateland。其他4个开发者则分别来自美国(Originator和Moo Moo Lab)、加拿大(Budge Studios)和韩国(Smart Study)。下图展示了不同开发者的Apps数量分布,面积越大、颜色越深则表示上榜Apps越多。

6.png

图6 不同开发者Apps数量分布

8. 热门开发者更钟爱原创角色,并且会在不同的Apps中使用同一个或同一类角色。

在儿童Apps中,任务往往会通过拟人化的角色推动,而不是直接的说明指令。使用儿童熟悉的角色会令儿童更易对Apps产生亲切感,更易理解任务,从而直接对使用偏好产生影响。

开发者与Apps中所使用的角色有直接关联,同一开发者旗下的Apps通常会固定使用一个或一组角色。在热门开发者中,Dr. Panda、SmartStudy、Yateland和Originator都选择使用自创的新角色,分别为熊猫博士、碰碰狐、恐龙和小怪兽。Budge Studios则采用了一系列已有角色,包括小马宝莉、托马斯、蓝精灵、Hello Kitty等。

7.png

图7 热门开发者原创角色

9. 约96%的Apps兼容手机端(iPhone)和平板端(iPad)。5款Apps仅支持在iPad上使用,皆以提供电子书籍或绘本为主要功能。语言类Apps更注重屏幕尺寸。

图书Apps往往含有大量文字,同一本图书在不同型号设备中会呈现不一样的文字大小。通过大屏幕阅读可有效减轻儿童阅读过程中的视力压力。

我们的建议

1. 主题发展不均衡,语言主题已较为稳定,科学主题发展潜力大

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5个主题中,语言仍然是儿童Apps中最热门的主题。这类Apps的优势在于设计模式已经较为稳定,缺点是同质性强。以图书为主要内容的Apps仍有较强的扩展性,但以汉语教学为目标的Apps则大同小异。在目前的Apps设计中,学习汉语过程未能体现学龄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相关Apps多以背诵、记忆为主,趣味性较低。

科学主题的Apps数量在4年间突飞猛进,跃居至第二位。与语言主题相比,科学主题仍有很大的扩展性和探索空间。从内容上来看,各Apps之间内容重合度低;从交互设计来看,科学探究多为体验性质,可设计的环节较多,趣味性也更强。目前科学主题仍以认识事物为主,对物理现象等其他主题涉猎较少,开发者可在科学主题下进行进一步探索。

健康主题的Apps是目前尚存的空白地带。Apps是传播安全教育知识良好媒介,学习日常交通安全和防范自然灾害等对学龄前儿童同样重要。

2. 应在下载时提供收费相关信息,需要注意防止儿童误操作

目前儿童Apps“下载免费+应用内收费”的收费模式最为常见。该模式以免费下载的形式让用户体验基础功能,如果用户想进一步使用则需要一定支出。该模式的优势在于降低了体验的门槛,有利于增加用户数量。但目前大部分Apps所提供免费体验内容都相对较少,且在下载时对后续付费情况也未有明确的提示。家长对于可使用的内容范围不知情,如果未能亲自试用或试用范围不够,则可能造成儿童在学习中途才发现需要收费的状况。合理的收费有利于儿童Apps行业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但在下载时提供必要的费用相关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3. 积极构建相关评价标准,包括细分年龄和质量评级

国内儿童Apps尚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体现在2个维度,一是对年龄的细分,二是对Apps质量的评级。学龄前儿童不同年龄段差异大,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有限,对知识和经验的吸纳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先后顺序。尽管App Store已在年龄划分上做出了努力,但并不能满足学龄前儿童的需求。从Apps质量来看,Apps的热门程度并不一定与其质量相匹配。在美国,网站Common Sense Media提供的对Apps评价指标和评级结果受到学者和父母广泛认可。有效的评级可为父母选择Apps提供指导,也可为儿童Apps领域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引导作用。相较而言,国内则缺少与我国教育文化背景相匹配的评价标准或网站,积极构建相关评价标准有利于引导该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程文婷、杨明仪、王军,芥末堆经授权首发。)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2018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儿童应用统计分析报告:科学主题数量增长明显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