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公办还是民办,政策突然变化,上海小朋友家长的择校难题还在

作者:孙今泾 发布时间:

公办还是民办,政策突然变化,上海小朋友家长的择校难题还在

作者:孙今泾 发布时间:

摘要:“最后临门一脚时”,政策变了。

64079P0IZOW.jpg

上海市小学的入学报名系统在 4 月 26 日将开放报名。但今年,报名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容易决定。一位叫安西的母亲说,她可能会犹豫到最后一刻。

麻烦开始于一个看起来不大的新政策。今年 2 月初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新的小学入学政策:“ 5 月 19 日- 5 月 20 日,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这是上海第一年实行民办小学和公办小学同一时间招生。而在 2017 年,民办小学的招生在 5 月 16 日完成。11 天后,公办小学才开始报名,它以同等条件接纳民办小学的落选者。

640[9].jpg

尽管只是招生时间上的变动,但按照新政策,民办小学不再有优先挑人的机会——一些新政策的支持者认为,正是因为民办小学总能挑走更聪明的学生,加剧了民办小学和公办之间的差距,也助推了民办狂热。

择校这件事也不那么自由了,择校者得承担不小的风险。新政策规定,“如家长不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又未被民办小学面谈后录取的,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落选者将被“分配”到一所尚未招满新生的公办小学。因为公办小学内部也分了等,人们对更好的公办小学总是趋之若鹜。一个合理的担心是,在放弃了原本学区对口的公办小学后,被分配到的小学很可能还不如它。

1择校一直是个难题。因为选择方往往是被选择的。

公办小学的入学资格是按学区划定的。学区的划分有公开明确的官方文件,但它受限于户籍所在的地址。换句话说,就近入学。同时,户籍迁入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入学资格。新近搬来者就不如住了三年以上的稳妥。

学区变成一个让人焦虑的东西,是因为它对应的小学并不是相差无几的。它们差别很大。只不过在义务教育阶段,官方不允许公布任何形式的排名,他们希望以此促进教育公平。不过没用,通过搜集支离破碎的信息,排名随处可见。小学被分成各个梯队,最糟糕的被称为“菜小”,“菜场小学”。说法势利,但广为流传。

要获得公办小学选择权的唯一方法,是重新置办学区房。这催生了一个重要的市场,价格不菲,且交易频繁。一些中介公司特别成立了学区房项目组。

政策是从 2012 年开始干预学区房的。上海各个区陆续开始执行新政,具体执行细节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描述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胎除外)”。政策希望能遏制学区房的价格,改变学区房交易的周期。

结果,人们反倒把准备学区房的时间提前了——在孩子 1 岁的时候,学区房焦虑就开始了。

民办小学的赛道是另一种。民办小学不受限于居住地(部分只对本区招生,但范围也比学区大多了),在户籍面前机会平等,但竞争更大。去年,有超过 14 所民办小学的录取率低于 15%。这意味有超过 2000 人去争夺 300 个入学名额。

640[4].jpg

位于上海徐汇区吴江路的嘉宝幼儿园。图/《好奇心日报》

渴望进入民办小学的家长寄希望于学前教育。徐汇区吴江路上的嘉宝幼儿园(Julia Gabriel) 是全上海最热门的幼儿园之一。如果打算把孩子送进嘉宝,母亲可能在怀孕期间就得报名,因为太抢手,即便进了托班,也可能无法顺利升入小班。嘉宝一年的学费超过 13 万元。不过有人认为这很值当,网上流传的说法是,“这也许是上海名校录取率最高的幼儿园。”

名校,指的不是别的,只是知名的民办小学。

民办小学和公办小学的差别有很多,其中之一,在流行的排名中,它们通常比“第一梯队”的公办小学还要靠前。

家长们在焦虑中总结出的最佳方案是:做两手准备(如果财力支持的话)。不过很明确,民办负责冲刺,公办负责托底。过去一前一后的招生时间,对执行最佳方案,很合适。

2新政策推翻了最佳方案。

安西是个 6 岁小孩的母亲,她把整件事形容为,“最后临门一脚时”,政策变了。

安西在女儿 17 个月大时把她送进了培训机构,之后,她选择了家附近的一所民办双语幼儿园。他们有不错的对口公办小学,不过从去年开始,她还是报名了培训机构里的强化班,为民办小学的面试做准备。一周有三个早上,女儿会因为强化课程而缺席幼儿园。后来,她索性向幼儿园请一整天的假,这样下午的时间可以用来练习轮滑和击剑。

安西在年前得知消息,她有很多个家长微信群,其中一些安西完全不知道群里的人是谁,但他们时时互通有无。在政策变动时,这尤其管用。

安西的第一反应是再等等具体的细则和解释。马上,她觉得“害怕”,离招生不到三个月,“哎呀好惨,我们早生一年就好了,就没有这些顾虑了”,“今年又是龙年,龙年的宝宝又特别多”。她开始“托关系瞎打听”,“打听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很大的确定性”。

一个 K12 (幼儿园到十二年级)教育论坛在今年 3 月发起了投票,“到底上公办还是民办”,有超过 1300 人参与投票。25.28% 的人选择了“有一流学区房,所以读公办放弃民办”。比起来,“有一流学区房,但还是想孤注一掷考民办”的,只有 4.06%。

但有 15.80% 的家长投给了“仍然在纠结当中”。

6408QLO9WLQ.jpg

图片截取自千帆育儿网

安西担心孩子会被统筹进“菜小”,功亏一篑。网络上流传着一些统筹名单,这些名单列出了在民办小学比赛中落败的选手可能的去向,是根据往年公办小学的统筹去向总结而成(公办小学的先来后到指的是户籍的优先级)。

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否认了这些统筹名单的可靠性。徐汇区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回答说,现在怎么可能知道?对于分配原则,他们解释说,“相对就近”。黄浦区教育考试中心小学部的工作人员补充说:“原则街道内统筹,如果统筹不下来了,就街道外,这就是相对就近。”

他们还称,没有什么“菜小”,所有的公办学校,教育局都一视同仁。

3拒绝承认优质教育资源的存在,可能对促进教育均衡没什么帮助。

人们普遍认为,虽然标准不一,但好学校和差学校是客观存在的,而推出“公民同招”的新政策,等于默认了这一点。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新政策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民办小学和公办小学的质量发生了变化。过去,民办小学质量不高,选择民办学校的家长不多,安排民办小学提前招生,可以促进教育均衡。

“而当民办学校办学质量高于公办学校,再执行这一鼓励政策,就会进一步刺激家长选择民办学校,以及拉大民办与公办的差距。”熊丙奇说。

到 2018 年,上海有大约 77 所民办小学。2015 年,这个数字还是 56。

民办小学在 90 年代出现时,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在教育投入上的不足,同时尝试教育改革。它们最早被称为公立转制的学校,不过已经开始自筹经费,并制定独立的教学大纲,同时政策允许这些学校通过笔试挑选学生——这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其它公办学校那里是不被允许的。

提前的招生时间则是另一项优待。

一些学者认为,这加剧了择校中的民办热,他们对此有过提议。在去年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收集时,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夏惠贤建议,上海应效仿其他地区,对民办学校进行摇号入学。 夏惠贤在 1993 年参与了世界外国语小学成立之初的教学方案制定。

但对于新政策,夏惠贤拒绝置评。在回复《好奇心日报》的邮件里,夏惠贤说:“由于‘公民同招’政策今年首次试行,有很多事情还不明朗。虽然我有很多观点,但现在不便说。”

另一些观点则认为,“严禁择校”的政策并不合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在 2013 年接受《财新》关于“小升初”的收集时说:“给家长留有一定的选择权,是任何一个国家公共教育体系应有的制度安排。”

或者,政策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仅靠调整招生政策是难以对择校热进行根本治理的”,熊丙奇说,不是公办学区房热,就是民办择校热。

4招生政策调整后,培训机构感觉到了暂时的降温。

刘福是一位 5 岁女生的父亲。他说,女儿所在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多位家长在年前得知新的招生规则后,决定不再报名年后的考前冲刺班,或者申请了退班。

这位父亲希望对培训机构匿名,他了解“目前教育局不允许超前教育”,但“社会现状如此,大家也是各取所需”。今年 1 月 1 日,上海市教委开始实施《一标准两办法》,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取消综测、降低教学难度”。

但刘福一家需要综测和教学难度。机构照例进行综测,提供学生排名,刘福以此判断孩子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几率,除此之外,他很难找到别的坐标系。很多家庭都需要,考前冲刺班有时一位难求。

考前冲刺班是为民办小学的招生面谈准备的,是最后的临门一脚。在此之前,场外功夫已经做了多年。它只是为期三年的逻辑思维课程、为期一年的应试强化班的后续。

应试强化班用民办小学的名字命名,看起来就像民办小学直属的预科班一样。家长相信,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特殊关系。“他们押题很准”。

640[3].jpg

上海一家知名的幼升小培训机构吴品教育工作室,就位于嘉宝幼儿园的隔壁。图/《好奇心日报》

乐于看到孩子获得更多超前教育的家长被称为“鸡血”,他们对公办小学最大的不满是,课上教的东西太少,他们认为,这是政府、学校、家长的职责比例分摊出了问题。他们不想被分摊不属于自己的职责。“现在提‘减负’,公立学校的学业负担减了,但升学压力没有减。 ”刘福说。

尽管教育部门隔三差五重提减负,培训机构的资质也不时受到质疑,但旺盛的需求没有冷却之势。学而思是另一家“鸡血”家长青睐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它的母公司好未来 2010 年在纽交所上市,市值目前超过了新东方。汇丰银行发布的2017年全球教育报告显示,中国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班的比例为93%,在全球 15 个国家里最高。

招生新政策暂时起了效果,它解放了那些临时放弃民办小学考试的家长。他们大多不相信这些培训有长远的教育价值,只是认为,在民办小学的竞争中,培训机构能“做到家长做不到的事”。比如,事先获知面试的题目。

刘福们的决心没有被新政策动摇,他们每年在培训机构花费 6 万。他们有过前车之鉴。根据《财新》的报道,“在 2012 年的禁奥风暴中,一些坚信奥数大势已去的家长带着学生退出奥数培训,但当他们发现今年的招生仍然是奥数的天下时,已无力回天。”

另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则称,明年寒假会开设 5 个“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强化班,往年只有 2-3个。上海市实验学校在 1987 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是上海唯一一所不受“公民同招”政策影响的小学,独立招生。但这家培训机构表示,不清楚这和新政策是否有关。

5房产中介里的推销员已经把新政列为最时髦的推销词。

“学区房的年后明显交易变多了”,一位业务主任说,她认为这和“公民同招”的政策有关。此前家长们还只是“看看”,现在他们突然就下了决心,要回到公办小学的竞赛中。

考虑到三、四月本就是房市的旺季,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准确。但房产中介提供的另一些信息显示,民办爱好者打算转头加入的公办竞赛一点儿不轻松:

徐汇区一些对口附近“第一梯队”小学的学区房价格在过去四五年时间里,从每平米 8 万稳步上涨到超过 13 万元。如果说这和整体房价上涨有关,那么“2017 年行情不好,学区房也没跌。 ”

落户的时间也很重要,但招生政策上并没有明文解释。通常,中介建议满三年就很保险。如果不满三年,最好能疏通关系。

中介出售一种只有“使用权”而无“产权”的房子,满足入学条件,但需要上海户籍才能购买,一次性付款,不能贷款。除了获得入学资格,很少有人把这种房子用作他途。单价最高的一间,不到 10 平米,200 万元。

“有钱的还是备着学区房。”一位经理一副懒散模样,说:“受政策影响的永远是那些有一点钱,钱又没有很多的,他们举棋不定。”

不过,一位希望匿名的业内人士称,从去年开始,“学区”“学区房”已经进入了一些中介公司的敏感词库。他们是在去年 4 月接到相关通知的。

对于新政策,他评价说,和北京相比,民办教育是上海的优势,它部分疏散了学区房压力。

(应收集对象要求,安西、刘福为化名。)

本文转自好奇心日报,作者孙今泾,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好奇心日报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好奇心日报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公办还是民办,政策突然变化,上海小朋友家长的择校难题还在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