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帮你读书」的时代,怎么看待这些读书产品?

作者:Lachel 发布时间:

「帮你读书」的时代,怎么看待这些读书产品?

作者:Lachel 发布时间:

摘要:怎么看待这些读书产品?它们有价值吗?适合什么样的人?

1.webp.jpg

最近,各类听书、讲书、浓缩书服务层出不穷。

它们常见的模式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种:

  • 1)把一本书的内容拆开,提炼,浓缩,写成一篇几千字的文章;

  • 2)在 1 的基础上,把文章变成音频,读出来;

  • 3)在 1、2 的基础上,贴心地配上大纲、笔记、图表,丰富多彩,煞是好看。

后台也不断有读者问我:怎么看待这些读书产品?它们有价值吗?适合什么样的人?

那么,在这个「干货」盛行,各种大咖忙着「帮你读书」的时代,究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

我们还有必要自己去读书吗?今天没有干货,就纯粹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谈一个误区。很多人把读书当作一件神圣的事情,喜欢用读书来彰显自己的格调,认为书读得多就高人一等,比如 「我一年读500本书,你呢?」 。

其实,大可不必。

读书的本质是信息的输入,也只是众多输入方式的其中之一而已,它并不能创造价值。能够拿得出手的,永远不是「我读了多少本书」「花多少时间读书」,而是「通过读书,我学会了什么」「我输出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

打个比方,过度追捧读书,就好比炫耀「我每周要工作80个小时」一样 —— 这除了让人感叹「你好辛苦」之外,能说明什么呢?

这种心态的诞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将「读书」这件事,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但在高强度、高节奏的生活下,许多人又没有条件真正将读书变成一项爱好。因此,他们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追捧读书,来弥补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差距。

但实际上,对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读书无非是一个习惯罢了。就像渴了饮水,饿了进食,困了休息,无聊了打游戏看电影一样,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方式。

明白了这一点,有助于让我们对读书祛魅:它并不特别高尚。本质上,读书跟听公开课、看微信文章、刷知乎朋友圈,甚至跟别人交流沟通,都是一样的。

区别在哪里呢?前者比较系统,后者比较零碎,如此而已。

所以,我在以往的文章中,都反复强调:分辨碎片化学习和系统学习,并不仅仅看形式 —— 如果你没有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哪怕你夜以继日地读书,很可能也只是钩得一鳞半爪。

那么,是不是读书就不值得倡导?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各种「干货」「听书」「笔记」,来代替读书?

当然也不是。

原因很简单。我旗帜鲜明地坚持读书,并不只是因为书里面的知识,而是因为: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提升智力的方式。

传统的理解,是把知识看作一种实体。就像搭积木一样。我们「学会」「记住」了一个知识点,就加上一块积木。日积月累,累积起来,就构成了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所以,在这套模式中,最受重视的是什么呢?对知识的记忆和贮藏。

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认为:一个新的知识点,一定要「记住」它,它才会变成「我的」。

因此,我们会崇拜那些博闻强识的人,希望练就强大的记忆力,过目不忘。

退而求其次,就是追捧各种笔记、干货、浓缩。仿佛吞下这些东西,就能把知识消化,化为己有。

但在这个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当你能够用极低的成本获取任一领域、任意角落的信息时,我们还有必要追求知识的贮存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的编程语言,已经发展出了大量的「库」,可以便捷地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算法和功能。那么,我们还有必要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去写这些库吗?显然,这是非常低效的。

但是,真正检验编程能力的是什么呢?对需求的分析,对问题的简化、分解,对架构的把握和控制,对原理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对各种工具的灵活组合和运用。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其实已经存在于各种地方。我们所要做的,是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协调资源,控制进度,让这些信息高效、有序、周密地联结起来,进行运转,最终产出我们需要的结果。

心理学家 Cattell,把这两种方式分别称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前者指我们知识、经验的累积,后者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即「在混乱中发现意义」的能力。

我更喜欢把后者称为「智识」 —— 亦即如何运用知识,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种能力很难通过传统的机械积累实现,它更需要的是什么呢?正确的方法,以及持续而有效的训练。

恰好,读书,尤其是读高信息密度的书,正是一种最常见、又极其有效的训练方式。

信息密度,是我用来衡量非虚构书籍价值的一个标准。低信息密度的书,就是常见的畅销书,大抵都是励志鸡汤、言之无物,难以激发思考;高信息密度的书,则通常是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比如《心理学与生活》《大问题》《海洋与文明》等。这一类,我将其称为「严肃作品」。

读严肃作品,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其实不在于知识本身 —— 很多知识我压根用不上 —— 而是在于阅读的整个过程。

很多人抱怨这类书「烧脑」「艰涩」,殊不知这才是价值所在:只有烧脑的东西,才能逼迫你的大脑运转起来,从而不断活化、提升你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 Perkins 认为:神经系统是具有可塑性的,它遵循「Use it or lose it」(用进废退)的原则。我们阅读、思考、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潜移默化改变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仅仅作用于相关的知识节点,而是作用于你整个大脑的神经系统。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严肃作品往往微言大义,一段话中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那么,为了确保我读下一段时,不致于忘掉前一段,我需要怎么样呢?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把信息优化处理,以便更好地保持在记忆中 —— 这就是在不断锻炼我高速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样,为了读懂内容,我可能需要反复翻阅前文,把大量知识节点关联起来,理解作者的论证和说明 —— 这就是在不断激活我的神经节点,强化联结和信号传输效率的过程。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聪明人」,其高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通过练习而提升的。

但是,绝大多数的读书产品,在做的是什么呢?把「高信息密度」的严肃作品,转变成「低信息密度」的快餐。

这就无异于买椟还珠了。

这些产品的研发者,往往深谙心理学,你会看到各种简明扼要的句子、循循善诱的引导、重点突出的提要、五彩缤纷的图表……

这一切都旨在什么呢?让你的大脑感到「舒服」。

但是舒服,往往就是自我提升的天敌。

长期处在「舒服」的环境,你会慢慢适应,习惯于不动脑子、就自然有人把信息喂到耳边的状态 —— 今天又学到了几个知识点,又充实了自己,对这世界的理解又深刻了几分……

但现实生活又岂会如此美好?

我们即将迎来的时代,将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和混沌的时代,一切积累、经验和知识,都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迭代和颠覆。

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呢?是在混沌中发现意义,将混沌转变为有序的思考能力。

这才是我们赖以生存,不断提升竞争力的武器。

所以,不要让你的大脑沉溺于「舒服」 —— 你要做的,是先踏入「不那么舒服」的领域,调动大脑的潜力,让它抵抗外在的混乱、干扰和无序,直到大脑适应了,胸有成竹了,再继续前进,重新踏入新的领域,循环往复。

在这个过程中,你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你的积累。

所以,如同我一直所说的:读书最重要的永远不是「这本书讲了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激发出了什么火花。

这才是读书真正的收获。

那么,这些读书服务,是否就是一无是处、完全只是为了赚你的钱呢?也不是。它们也是有作用的。

主要体现在这两点:

  • 1)认知风格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认知风格,它把人的学习类型分成这么几种: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

顾名思义,视觉型偏爱文字和图表,听觉型偏爱口头沟通和表达,动觉型则偏爱动手操作、跟外界产生交互。

虽然这几十年来,对认知风格理论的效果有诸多争议,但有一点大家基本公认:不同的人在这几方面,确实有着不同的偏好。

我和一些朋友交流时,就深有体会:有朋友告诉我,她写文章非常慢,一篇文章要花1-2天;但讲起课来却非常流畅,妙语连珠,几乎不用打腹稿。所以她的文章都是怎么写的呢?先写出大纲,再口述给助理,由助理誊写下来,最终修改润色。

这就是典型的「听觉型」风格 —— 他们更偏爱的,是通过语言和声音进行沟通、输入和输出。

那么,对这样的人来讲,通过收听来进行学习,就很适合。

但像我这种典型的视觉型风格,让我去听一通长篇大论,无异于折磨 —— 我宁可读逐字稿,效率会高得多。

所以,是否选择「听书」「说书」等产品,前提是弄清楚自己的认知风格。如果你更习惯「倾听」,那不妨试一试。

当然,如果你是听觉型认知风格,也有不少比这种「听书」型产品更好的选择,比如播客、辩论、圆桌节目等。不过这方面,国内好的产品不多。我会偶尔听听 IPN 旗下的播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

  • 2)导读和延伸

经常有读者问我:我最近在读某某书,但完全看不懂,进展很慢,很打击自信心,怎么办?我要不要坚持下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是因为你「步子太大」了。

如同我在《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中所说的,读书应该循序渐进,先搭建基本框架,再通过主题阅读、包围式学习,一个个知识点克服、巩固,再逐步向上,慢慢填充和完善整个架构。

一下子走得太远,陷入陌生信息的包围中,自然会感到寸步难行。

你要做的是什么呢?需要有人帮你梳理出一个蓝图,一个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帮助你理清逻辑和顺序。

这就是这类读书产品最适合的位置:担任「导师」的作用,引你入门。

你会发现,这跟大学课堂其实也是一样的。好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老师起到的是指南和答疑的作用,告诉你「该学什么」「如何去学」。真正的学习,需要自己去阅读、练习、实践,依赖每周那几节课是学不到东西的。

所以,我一直强调:好的读书类产品,绝不仅限于把一本书进行「浓缩」,那是没有意义的 —— 被它们「浓缩」掉的东西,往往才是精华所在。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帮助你筛选,整合,把一个主题下的信息进行梳理,帮你提炼出一条有效的路径。

也就是说,它们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一个领域的导读引入,以及相关阅读材料的延伸介绍。

亦即,成为一座桥梁,帮你涉足其他更多、更广袤的知识领域,而不是画地为牢,把你局限在一本书、一个节目的这方寸天地之间。

这不但是读书产品提供方所应当注意的,也是我们在消费这些内容时,所应该时刻牢记的。

好的内容产品,永远不会试图把你困在一隅,告诉你「我就是真理」「相信我就行」,而是会帮助你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讲了这么多,那么,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当你消费这些产品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书读厚」,而不是「把书读薄」

为什么我们会追捧这些「干货」「笔记」「思维导图」?背后的心理很简单:我们希望别人帮我们整理信息,将最具价值的东西提炼出来,供我们吸收,以节省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但这恰恰忽略了一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你的思考过程。

我们总在追求「有序」,但真正能实现自我提升的,不是强行记住这些「有序」的东西,而是把「无序」转化为「有序」的过程。

借由这个过程,我们的知识节点被调动起来,大脑被迫进行高速运转,神经元得到锻炼,知识体系逐渐成型 —— 这才是你不断强化和壮大思维能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永远是无法假手于他人的 —— 大脑是你自己的,你怎么能要求别人替你思考?

为什么说要「把书读厚」?因为,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把零散存在于各类媒介 —— 书籍,文章,音频,对话 —— 之中的信息整合起来,构建成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将这些孤立的、局部的点,连成线,构成面,组合成你的知识晶体。

这个过程,也就是从「局部」到「系统」,不断迭代、进化和「涌现」的过程。

举两位大师的例子,帮助你更好理解:

李敖有一个「大卸八块读书法」:他读书时,看到书中有用的部分,立即用色笔勾出,剪刀美工刀一起上阵,需要的内容就裁下来,看完了这书就被「五马分尸」,破烂不堪了。如果一页书正面反面恰巧都需要,反面就复印下来,或者买两本书来剪裁。

剪下来的重点资料,他会分门别类贴到不同的资料夹子里面。比如他写「北京大学」的夹子,夹进去的就全部是北京大学相关的资料。

据李敖说,这样的分类,他有几千个。他的文章是怎么来的?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另一位「作家中的作家」卡尔维诺,有着一样的习惯。

卡尔维诺说:《看不见的城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写了许多年。他身上备着多个文件夹,里面放着「根据那些我头脑中萦绕的思绪写下的纸页」。可能是关于动物,可能是关于人物,可能是关于历史和神话……

他总是带着它们,断断续续地写,每次一小段。「有时候只想象悲惨的城市,有时只想象幸福的城市」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变成了对城市的思考。

而当它们被填满的时候,这本书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就是「把书读厚」—— 任何信息、知识,本身绝不是孤立的,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模式去看待和思考,总能得出不同的火花。

这就是知识体系的迷人之处。

也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境界。

共勉。: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作者Lachel。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L先生说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L先生说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帮你读书」的时代,怎么看待这些读书产品?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