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研究:互联网的普及可能恶化城乡教育鸿沟

作者:徐颖 发布时间:

研究:互联网的普及可能恶化城乡教育鸿沟

作者:徐颖 发布时间:

摘要:母亲互联网使用仅对非农户籍儿童获得的家庭的教育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alexander-csontala-196084-unsplash.jpg

图片来源:Unsplash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渗透,有关信息资本与人力资本转化的研究也不断涌现。这类研究目前聚焦于在学校和在家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对教育成就的影响。例如,很多研究者利用教育生产函数模型估计了计算机网络对个体成绩的影响,发现其对教育产出的影响较为模糊。实际上,互联网接触和使用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能并非是直接的,互联网可能通过影响家庭的教育选择和教育投资行为,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成就。

然而,学术界尚未系统分析互联网普及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有可能弥合家庭间的教育投资差异、缩小个体在学历文凭方面的差距,促进社会流动;另一方面,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方面的差异也有可能扩大家庭教育投资差距,从而造成教育机会和成就方面的差异、加剧社会分层。数字鸿沟是否加剧教育投资的鸿沟?信息资本不平等是否会强化社会分层?杨钋与徐颖借助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开展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以下简称CFPS)2014年数据,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互联网使用是否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第二,互联网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分析了母亲的互联网使用对子女获得的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并采用泛精确匹配方法解决使用和未使用互联网家庭间特征变量不平衡问题。

1、母亲互联网使用与家庭教育投资

研究发现,母亲的互联网使用显著地提高了家庭教育投资。使用互联网母亲的子女获得的家庭教育投资较其他人高20%,说明互联网使用具有显著的教育投资拉动效果。该效果不仅仅是家庭收入提高带来的“收入效应”:即便在控制家庭收入后,互联网使用的投资促进效果仍然显著。研究还采用母亲业余上网时间、母亲对互联网这一信息渠道的态度分别代替“母亲是否使用互联网”这一核心自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母亲的互联网使用时长和对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积极看法也会显著影响家庭教育投资。

这一结果表明,除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互联网使用成为扩大家庭间人力资本投资差距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考虑到我国传统的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口、农村居民的互联网使用比例和家庭教育投资规模本来就低于城市居民,这种高低收入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家庭教育投资的鸿沟,强化优势阶层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优势,扩大不同阶层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从而将“数字鸿沟”转化为“教育鸿沟”。

2、互联网使用与课外辅导参与

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竞争集中在校外教育投资方面。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帮助父母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课外教育投资信息。这篇研究发现,通过使用互联网,家庭更有可能参与课外辅导活动。首先,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母亲的互联网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子女参与课外辅导的可能性。与未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比,使用互联网家庭参与课外辅导、参与学校课程辅导、参与才艺培训的可能性均显著的高于其他家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家庭的投资强度:跨越了数字鸿沟的家庭倾向于投资更多种类的课外辅导;在参与校外教育投资的家庭中,使用互联网家庭投资于学校课程补习和才艺培养的时间也显著增多。这些发现表明拥有信息资本优势的家庭不仅更倾向于参与校外教育投资,而且参与的强度也更大。

3、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少儿的异质性影响

国内外经济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数字化技术普及过程中的“知识鸿沟”效应,即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接触新技术的时机与受益程度的差异(Blau, 1977; Tichenor, Donohue, & Olien, 1970)。因此,在不同群体间,互联网使用给家庭教育投资带来的益处也可能不尽相同。杨钋和徐颖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使用效应的城乡差异。结果发现,母亲互联网使用仅对非农户籍儿童获得的家庭的教育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农村户籍流动儿童、留在农村的农村户籍儿童没有显著作用。农村户籍家庭的子女即使流动到城镇,也不会因母亲的互联网使用而获得更多的教育投资。换言之,互联网红利仅仅延伸到已经在教育投资中占据优势的城镇家庭;即便农村家庭或者进城务工人口家庭中的母亲开始利用互联网,这一行动本身并未改变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考虑到家庭教育投资与子女教育成就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互联网的普及可能会恶化中国城乡的教育成就鸿沟,而不是弥合已有的城乡差距。

4、研究局限

然而,这一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虽然研究者采用泛精确匹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家庭互联网使用的内生性问题,但是受到此方法本身的局限,研究未能识别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因果性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采用外生的政策变化所导致的互联网使用差异提高来识别其因果效应。其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当期家庭和个人特征等因素对教育投资的影响,没有考虑前期教育投入和少儿教育经历等因素的作用。家庭教育投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后期投入与前期投入相关。未来的研究可能考虑利用CFPS等追踪调查提供的面板数据,分析前期家庭特征与教育投入等因素当期教育投资的影响。

介绍文献:

杨钋, 徐颖. 数字鸿沟与家庭教育投资不平等[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4):1-29.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财政”,作者徐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教育财政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教育财政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研究:互联网的普及可能恶化城乡教育鸿沟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