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控制他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发布时间: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控制他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发布时间:

摘要:失去掌控感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呢?

640.webp.jpg

失去掌控感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呢?

我会想起之前跟进过的一个家庭的故事。

那个年轻人20多岁,刚毕业就一直在换工作,但是每一份都不长,后来父亲突发意外过世,妈妈改嫁,之后他就整整3年没有出过家门。

在家里打游戏机、睡觉、早上妈妈给他带吃的,自己随便煮食,衣服也是傍晚妈妈会带回去洗。

妈妈一开始以为是家庭的变故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再后来是恨铁不成钢,百般劝说无果,终于来找我们,希望专业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社工援助服务。

走访他家的情况,整个体验并不好。一个家庭3年没有正经打扫过,整个房间的衣服堆成山,被单透着潮湿的霉气,地板污渍横行,电器大半是坏的,试想想,窝在这样环境里的人,如何能像正常人那样过日子?

当时在心理咨询室,我问他,“这三年来,你一个人近乎孤岛般的生活,你平日里会想些什么呢?”

他当时耷拉着脑袋在我面前转笔,转了好几分钟,咨询室就好像空气停滞一般。最后,他抬头告诉我:“我一直在想,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后来,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接触到这样子一个故事。

他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从小到大对他的控制欲都很强。以至于不管他做什么决定,从选择兴趣班、交哪些朋友,到报考哪所学校、选择哪份工作,都是父亲说了算。在毕业后,他一直兜兜转转去寻找能够让他觉得“有意思”的工作,却始终没有找到。

而当他仍在浮萍般飘荡的过程中,父亲突然离世,他连最后的人生船帆都没有了。

“我觉得我的人生从那一刻开始脱轨,如果说之前已经濒临脱轨,那么父亲走的那一刻,我的人生就瓦解了。” 他整个人趴弯着腰,似乎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才能在咨询室里把内心的无助感说出口。

这个案子,对我的冲击很大。当我在养育两个孩子的时候,我有时候看回之前的卷宗,也会想起这个年轻人。这或许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孩子的将来。

掌控感是内驱力的重要船桨   

这个年轻人,所失去的,便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掌控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总体感觉。拥有掌控感的孩子,感觉自己对生活和行动拥有话语权,不仅能够依据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也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

它的定义最早来源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他形容掌控感是面对困难时“停留在那个情境之中采取行动,试图通过改变情境来终止抑郁的情绪”的表现。

他还指出,掌控感是一种通过经历而内化的体验。要获得掌控感,必须完整经历失败、心情抑郁、不断尝试直到成功。换句话说:我们无法通过保护孩子,或控制环境,将孩子的人生快进。

掌控感对于孩子人生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却可能常被父母忽略。掌控感是孩子内驱力重要的船桨。

我们这一代,基本上都是在一个从小父母说了算环境下长大的,很多时候,长辈们会认为,这是最高效的捷径。

父母可能:

总觉得我们做的不对,或者做得不够好;

总忍不住为我们担心,出门一趟都得时刻汇报行程;

总是很少称赞我们,原因是担心我们骄傲自满;

能帮我们跑腿做完的事情,父母都乐意代劳;

很多大的决定,从升学、到兴趣班到工作,往往是父母说了算;

总说我们不会照顾自己,离开了父母就活不下去了;

很希望我们可以一直在身边,甚至害怕我们换城市生活。

而有些控制欲微小到我们都察觉不到,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几点起床,认为孩子应该选几个兴趣班才行,甚至认为孩子的生活作息得这样安排,才健康……

这些细心操持的规则聚拢在一起,就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盖在关系里,成了无事不唠叨,凡事都干涉的控制型家庭。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些坑我不教你避开,就没有人教你了。”

“你是我的孩子,我不替你做主,谁替你做主。”

“那么大的人了,都不会照顾自己,离开了我你还真的就是一条虫呢。”

笼盖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里的我们,大多数,都成了一群听话却缺乏内驱力的成年人。

没什么事情需要担心的,所以也很难找到内在渴望的力量;不需要自己去想办法驱动自己,所以生活成了简单的单线循环。

到做决定的时候,究竟是父母的决定,还是自己的决定,似乎已经并不重要。

而有一些孩子,会逐渐地把这些父母的想法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而当这些想法被挑战,或者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候,这种人生的目标会崩塌得猝不及防。

我们依赖于环境太久,要变迁的时候,往往就缺乏了面对变化的力量。

为什么我开头那个年轻人的例子会如此棘手,正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意识。他从来没有体验过何为“自我的状态”,导致当生命的支柱垮掉的时候,那一刻他的人生也同时崩溃、清盘,徒剩一副躯壳。

父母要放下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  

要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首先得学习放下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

不管你是否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诞生于世的。早在孩子开口说话之前,他便已经对周围环境的关联性非常敏感。他会好奇自己的哭声和行为能否吸引父母到身边,他会好奇自己的行为能否左右结果。

孩子不停舞动双脚,引发风铃发声,他们会因此发出满足和喜悦的笑声。那便是孩子最纯粹的,对掌控权的那份乐观和积极的心情。

那份笑声,并不是因为风铃转动的声音,而是因为摇动风铃的过程。

亲子游戏,能够最小成本且最高效地帮助激发孩子正面回馈循环。你只需要每天都注意增加游戏的机会,加强孩子的掌控感,便可以激发孩子内心对掌控权的渴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往往是父母在互动过程中不自知的“拦路虎”。

你是否会对每一场游戏都有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在游戏中出类拨萃,甚至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发现孩子玩两下乐高就兴趣索然,或者不按照教材中的指引做的时候,你内心是否会有许多焦虑、害怕和不安?

李松蔚在《奇葩大会》上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当我们发现这个人和这本书说的不一样,我们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这本书写错了,而是这个人是不是长错了。”

当我们为了标准而去标签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失去了正常和孩子交流的基础,我们甚至没有勇气,去回应孩子提出来的“拒绝信号”。

提高孩子的掌控感,需要父母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给予孩子拒绝的勇气,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而孩子一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你就要坐下来,看到他,接收这个信号。

你接收到孩子的掌控信号越多,你就越容易放下自己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

父母要避免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

要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还要学习避免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

很多时候,我们常说,父母不是不操心,而是太操心。

我们很希望孩子可以养成面对挑战不退缩的习惯,所以下意识便是保护孩子那份“我们认为纯粹而美好的初心”。很典型的一个行为,便是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

前段时间有个粉丝妈妈来找我请教,因为总觉得小儿子一一的挫败感非常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信心不足,觉得自己做不好,总是求救”妈妈,你来吧,妈妈,你来吧”。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我让她给我举个例子,还原下“妈妈,你来吧”这句话的场景。

她说,同样是堆积木,3岁的小儿子一一的速度远远没法和7岁的大儿子恩恩比,一一看到哥哥堆得又高、又好看,速度也快,就焦躁不安,生气地把积木都踢倒,然后在地板上嚎啕大哭。

这个时候,妈妈第一想法,是要给一一面对挫败的自信。

妈妈:“一一,你别哭了,我觉得你的积木堆得又高又好看,其实你做的已经很棒了。”

一一:“才不是呢,哥哥的那个才好,我怎么样都堆不起来。”

妈妈:“怎么会呢,我觉得你的积木就像一个火箭,耸立在客厅里真好看。”

一一:“那不是火箭,我想和哥哥一样做城堡!我搭不了那么大的城堡!”

妈妈:“不是的,你当然可以做成城堡,来我帮你,我们一起搭一个大大的城堡,而且那个城堡是一一的城堡。”

一一:“妈妈,你来吧。妈妈,你来吧。”

我听完,告诉她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示范对孩子无条件的支持,不代表无条件地撒谎保护。

因为也养育着两个孩子,我深刻感觉到,不同年龄段的水平发展根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即使只相差半年。

一一明确知道自己做的和哥哥的不一样,这时,一味强调“你的积木好看”“你已经很棒了”“怎么会没有哥哥好呢”,其实并不能让孩子信服。

第二个误区是,示范时刻待命般的援助,逐渐降低孩子对自身的掌控感。

当孩子表达“我搭不了那么大的城堡”时,其实是一个求助。妈妈接收到信息后,下意识反应“不是的,你当然可以做成城堡,来我帮你”,这个过程,会逐渐倾斜关系的天平,并且告诉孩子一个信息:当事情失控时,你需要立即向人求助。

避免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妈妈得诚实面对孩子的能力状况,坦白的告诉一一,“你和哥哥的年龄不一样,发展水平也肯定不同”。

让孩子明白目前水平不一致,并不是因为孩子能力不够,而是客观的现实标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面对挑战不退缩,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这便是我们自尊感的最好的来源。

避免时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护,妈妈需要给予孩子面对失败和挫败的勇气,坦白地告诉一一,“是的,做不到哥哥那种城堡,让你觉得很挫败”。

情感上的同理和支持,是孩子掌控力量的源泉,而和孩子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孩子破解难题的指向标,不妨问问孩子,“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让孩子自己提出想法,提不出来也没关系,那就陪他一起去面对。

父母要学习提升掌控感的对话方式

要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第三步要学习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对话方式。

孩子的由内而生的掌控感是需要被记录和强化的,而父母的每一次的言语认可,是孩子最初、也最重要的力量来源。好的对话方式,可以勾起孩子内在的一致性,帮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孩子每次掌控行为的印记。

1. 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对话方式,首先要关心人,而非关心事件。

孩子的生活永远都是大大小小的失控与控制交织的瞬间,而当我们以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的时候,我们会好奇孩子的选择,好奇孩子会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因好奇而发出好奇提问的时候,往往给予孩子的信任感和掌控权越大。

你可以尝试关心孩子:“怎么了?”“还好吗?”

或提出你的好奇心:“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很好奇你们怎么了?”

这些开头的词汇和句式,其实都比较中性。我在心理咨询中也常用,因为它既可以避开“不信任”的感受,也可以给对方一些线索,让人能够开展对话,告诉你缘由。

带两个孩子长大,肯定免不了冲突。每次冲突出现,我都知道不应该成为孩子问题的法官,也不是孩子事件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我每次响应孩子的矛盾,“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其实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梳理和回看环境和整个事件。

当孩子开始愿意觉察环境和整个事件的时候,孩子的内在自我觉察力,也在一步一步复苏。

2. 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帮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对话方式,其次在于好奇和关注孩子的应对状况。

让孩子回看整个事件和环境,其实是帮助降低孩子解决问题的难度,而孩子的处理事情的思考和行动,便是孩子每一次掌控力强化的结果。

你可以尝试问问孩子:“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

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孩子遇到了问题,本能反应是想方设法,无形中忽视了孩子自身在事件中的责任意识。

每次两个孩子起冲突,我都会问问他们:“那怎么办才好呢?”

这些对话是不会打死结的,也是孩子之间诉求的真实呈现,帮助孩子在觉察后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

有时候,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会超出成人的预想。比如我家两个孩子就争夺玩具这件事情,自行讨论过的解决办法,最起码有以下7种:

1.哥哥拿旧玩具“收买”弟弟的新玩具;

2.哥哥和弟弟一起把玩具“回收”(都不玩了);

3.突然变成了一场假装游戏,孩子们成了玩具车的车主;

4.弟弟躲在床底下装小精灵(因为我们之前说过,小精灵有魔力,就是把东西变不见了),告诉哥哥“车不见啦,车不见啦”;

5.两个孩子玩起了猜拳,最后决定玩具的归属权;

6.大家作罢,决定轮流玩玩具;

7.直接交换,并且用沙漏来设定时间……

这些方法,我亲眼目睹过,并默默记录下来。

当孩子们求助或者想不到的时候,我都会提醒他们,“你们之间自行解决过哦,不妨再想想”。

很多时候,问题的价值并不在于结果本身,而是过程。要知道,当孩子明白自己的字词、语句和做法可以影响他人和环境的时候,恰恰是最好的掌控力习得来源。

我们总在说,很想把孩子养育成一个成年人,能够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往往保护着孩子到远离人生的地步。

很多时候,真的是不自知就入了坑。我们满心关怀,却不确定如何使劲,才是对的。

但学龄前,其实是每一个上岗任职的父母最低成本的试错期。谁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所有事情都需要不断学习。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父母的状况都不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最大的真诚,时刻保持觉醒和反思的状态。

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犯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最后找到自己的责任和位置,这样子孩子才能更容易去搞清楚,到底他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做哪些事情能让自己充满热情。

我们应该是孩子勇气的力量,是孩子真实的源泉,更是孩子的根和翅膀。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萌芽研究所BUD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萌芽研究所BUD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控制他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