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不要等到下一个生命逝去,我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骗局

作者:温血动物 发布时间:

不要等到下一个生命逝去,我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骗局

作者:温血动物 发布时间:

摘要:希望下一个李文星,永远不要出现。

94134_wx.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刚毕业,工作没有找到就背负了几万贷款是怎样的体验?

用过培训贷的人应该都知道。

如果说校园贷反映的是学生群体自控力差和虚荣心,还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话,培训贷则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多方合作的局,它利用的不是年轻人的虚荣心,反而是上进心。

所谓培训贷即培训企业和信贷机构合作,在各求职平台广泛撒网,以招人的名义将毕业生骗过来,用莫须有的高薪工作作为诱饵,忽悠没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入职前的所谓培训费。

640.webp.jpg

受害者以为接受完培训自己就能获得一份高薪工作,贷款很快就能还上,但实际上是,培训机构获利,贷款机构赚利息。

而急于找工作,又没有社会经验的学员,不过是这个利益链条上待宰的羔羊罢了。

机缘巧合,身边就有这样不幸的朋友,他跟我们聊了聊他被骗的往事,随着他的讲述,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受害群体也渐渐浮出水面...

640.webp (1).jpg

2017年冬天,在日本学习艺术设计的小袁毕业回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接受父母的安排,进入家乡的中学当一名美术老师。

小袁从小就是个内向的孩子,他没有朋友,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学生,过着父母期待的人生:实验小学,重点中学,985本科,然后出国读研。

“我的教授说我很有艺术天赋的,他希望我能留在日本”,回忆回国的细节时,小袁这样说道,“我说我必须回去,教授就跟我讲,袁君,你要走我也没办法,但一定要记住,我们学艺术的要寻找真正的自我,不要成为那些在新干线上卧轨也没人在意的上班族啊!”

教授的话激励了小袁,人生中第一次,他要为自己活。回国后他拒绝了父母安排的工作,见小袁态度坚决,妈妈便嘲讽他说:“你从小就在我们的保护下生活,你走上社会肯定会被骗的。”

小袁对妈妈的话不以为然,没想到却一语成谶。

640.webp (2).jpg

小袁痛苦的回忆

然而,在出国的这三年里,小袁对国内的事情一无所知,他不知道魏则西用百度找医院丢了性命,也不知道李文星用BOSS直聘找工作进了传销组织。小袁在电视上看到“找工作就用xx招聘”的广告后立刻下载了xx招聘APP,他刚刚上传了自己的简历,甚至没有投递就接到了一家南京企业的电话。

对方自称是上市公司,在寻找优秀的设计人才,看了简历觉得小袁条件不错,让他去南京面试。还没开始找工作就找到工作的小袁喜极而泣,他赶紧告诉妈妈:“妈妈,我要去大公司啦。”

家里人对此倒也没有怀疑,毕竟小袁是名校本科,留学海龟,他们甚至给了小袁一万块钱,作为儿子外出自立的启动资金。

小袁带着钱,买了第二天最早的一班车,直奔南京。

第一次找工作面试,小袁穿得特别正式,西装革履,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甚至给自己买了副黑框眼镜。

小袁就这样出现在一堆短袖大裤衩的面试者中间,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不过这样的小袁很快就引起了面试官的注意,他们拉着小袁,越过十几个面试者,直接进入了VIP包厢。

得知小袁是留学硕士后,HR说:“你是海龟啊,不得了,将来我们一定给你好好安排。”

小袁听到这话很开心,他觉得自己被认可了,面试十有八九是能通过的了,他谈了谈自己在日本的经历,给HR看了自己的艺术作品,他甚至讲了自己未来十年的职业规划。

最后HR跟他讲:“小张啊,你很优秀,我们签合同吧。”

小袁说:“我不是小张,我是小袁。”

HR说:“噢,小袁,我们签合同吧。”

小袁很开心地点点头。

HR又说:“我们这边呢,入职前是要培训的,培训完可以留在公司上班,也可以推荐去我们的合作单位,比如百度,都是高薪职位。”

小袁依然很开心地点点头。

HR拿出培训合同,一边让小袁签字,一边跟小袁讲:“我们培训是要交一万五千块培训费的,推荐你用我们的APP分期付款,这钱以后公司会给你们垫上的,你不要担心。”

就这样,小袁不仅签了培训合同,还签了贷款合同,在一款名叫蜡笔分期的APP上,小袁背负了两万五千块的贷款,这笔钱并没有经他之手,而是作为学费直接打给了公司,除了自己名下的负债信息,他什么也看不到。

不过整个过程小袁都是非常开心的,他觉得自己就能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了。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第一天“上班”的小袁充满干劲,但现实远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美好。

他刚坐下来,旁边的同学就问他:“你也是被骗进来的吗?”

小袁一脸懵逼,“骗啥?我是面试进来的。”同学说:“哦,来了个傻子。”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很快小袁就发现这个入职前的培训并不是他想的那样,教你一些工作上的注意事项,而是一名所谓的讲师在台上讲如何画画,怎么用PS。

“那人水平真的很差劲,我可以做他的老师。”小袁评价道。

上了几天“班”的小袁愈发觉得不对劲,他从周围同学口中得知这个公司并没有工作岗位提供,它只是个培训机构,所有招聘信息都是假的,你以为你在面试,其实是在申请贷款。

我问小袁:“为什么不报警呢?这不违法吗?”

小袁说:“公司说他们是合法的。”

得知真相的小袁去找公司理论,公司却说他自愿签的合同,白纸黑字,一切都是合法的,如果小袁拒绝履约,会考虑起诉小袁。

刚刚毕业的小袁怎么会想到自己找工作还会被威胁起诉呢?他惊慌失措,最终决定跑路。

所谓跑路就是不去上课了,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也不好意思跟家里说,但当每个月还款日期来临,看着自己不明不白就要还两万多块钱,小袁又咽不下这口气。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跑路的不止小袁一个,很多求职者在发现被骗后都会选择不来上课。

有些人就当花钱买教训了,还有的人选择相信公司,他们觉得,既然钱要不回来了,就好好上课吧,他们期待着结课后公司会安排工作。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公司最多象征性地给一张所谓的推荐函,学员去面试大概率是无法通过的,而公司会说你们学业不精,不能怪公司。

刚刚毕业,浪费了三个月时间培训,找不到工作,还背负几万块贷款,这些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被自己的上进心推进了更深的漩涡。

他们大多不敢跟家里说,选择一个人承担,在还不起贷款的情况下,越滚越多,最终陷入绝望。

也有“聪明”的年轻人选择与培训公司合作,拉人入伙即可获得一定的报酬,以求有朝一日能够上岸。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人来面试,并且背上贷款。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小袁逾期过一次,即刻收到催收机构的电话,对方称要将小袁列入失信名单,并且会通知小袁的亲属。

没人知道催收机构是如何得到贷款者亲友的联系方式的,一旦逾期,某个你八辈子没联系过的朋友都有可能接到催收电话。

小袁的高中好友老张就接到了这样的电话,老张辗转找到小袁说:“你是傻X吗?我就是做小额贷款的,我们合作的培训机构非常多。”

最终在老张的建议下,小袁向家里坦白。他并没有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过去大半年他一直在恐慌中度日,他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

妈妈却很开心地说:“我说的没错吧,你果然被骗了。”

640.webp (9).jpg

最后妈妈帮小袁还了贷款,小袁选择接受父母的安排,回家当老师,“外面太危险了。”小袁总结道。

小袁是幸运的,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法让家里帮他还钱,更多的人选择与催收机构对抗。

在网上搜索蜡笔分期,有很多受害者发声,他们建立了一个个受害者群,报团取暖,期待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贷不上征信,那还个屁啊。”

“小贷坏账率很高,但只要有人还钱,他们就有收益,我们不能还,还钱就是助纣为虐。”

“相信国家会帮我们解决的。”

经小袁介绍,我进入了某个培训贷受害者群,每天都是这样的内容,可以明显感到弥漫在群内的无助。

640.webp (10).jpg640.webp (11).jpg

群里的小谢已经逾期一年了,欠款滚到了十万,他自称一出培训机构就报警了,但是没人管,警察叔叔说这种事情必须全国有规划地打击,单个案例他们是没有办法的。

他去咨询律师,律师说培训机构的合同没有漏洞,他是自愿签的,而小贷公司确实有理由将小谢告上法庭。

在试过报警,向律师咨询,发网帖求助,甚至找记者求助无果后,小谢决定放弃,“就这样吧,他又不会杀了我。”

逾期后小谢换了两个手机号,但是每次都能被找到,他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有的时候会跟催收人员说“cnm”,有的时候又会温柔地回复“我知道你也是打工的,不要催收了,我撸小贷养你”。

他每天在群里进行普法教育,鼓励大家一起抗收,他反复强调“我并没有看到那笔钱,小贷公司说钱直接打给培训机构了,我怀疑这就是空手套白狼。”

小谢坚信自己是被骗贷的,作为受害者,没有理由还钱,而且他觉得现在培训贷的案例已经很多了,未来会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出个大新闻,然后就会有人管了。

在这样一个对抗催收的过程中,有人放弃,有人消失,他们在惶惶不安中度日,没人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640.webp (12).jpg

找工作变培训的套路其实由来已久,前不久就有重庆教育机构跑路的新闻爆出,去年南方都市报对此也有专门的报道,但是都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640.webp (13).jpg

如今正是毕业季,春招也基本结束,如果一名毕业生现在还没有工作,很容易陷入病急乱投医的状态,被骗的风险很高,所以,大家找工作时一定要注意:

  • 正规公司不会培训自己的员工还问你要钱的,面试让你交钱培训的都是骗子。

  • 签合同之前,请务必看清合同内容,并且找工作签的是劳动合同,其他类型合同签约前要更加谨慎。

  • 有问题跟家里说,不要一个人扛着。

但归根结底,想到大多数受害者在生活中向别人倾诉这段经历时,得到的评价都是“你为什么这么不小心”“社会不比学校,你怎么这么蠢”,还是有些难过,受害者有罪论仍然在社会上十分流行。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李文星,这个为了找工作身陷传销组织,最后不幸遇难的少年,他的死让许多传销组织终于受到了打击。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在陷入传销组织前,他曾经参加了一场4个月的IT培训,并因此欠下了1.6万元的培训费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得到工作时他明明曾告诉同学“我怕是传销”,最后还是踏上了不归之路。

不是他没有防范心,而是因为背负欠款,浪费了大把求职时间的他实在是太需要一份工作了。

希望下一个李文星,永远不要出现。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温血动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温血动物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温血动物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不要等到下一个生命逝去,我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骗局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