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求人不如己,教你成为最会给孩子讲知识的家长

作者:WePlan童行计划 发布时间:

求人不如己,教你成为最会给孩子讲知识的家长

作者:WePlan童行计划 发布时间:

摘要:在亲子互动中讲知识并不难,但想要讲好的确不容易。

640.webp (1).jpg

在童行《世界简史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家长们讨论:如何才能够在生活中抓住孩子的兴趣讲知识。但是普遍又有着这样几个忧虑:其一是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孩子提问的时候讲不出来;其二是好不容易精心准备了内容讲给孩子听,但是讲得枯燥无味,孩子坚持听不了几分钟。

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自己产生对知识的兴趣,开开心心探究下去呢?这篇文章,为你提供以下的几个小技巧。

讲知识,如何讲更有收获?

大自然的星月鱼虫,山川河流;人工的路桥屋亭,衣裙玩具,里面都蕴含着科学的奥秘,想要给孩子讲知识,抓住身边的景观事物,跟随孩子的目光与兴趣,随时随处地给孩子讲他感兴趣的事物,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也对家长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能力高低,并不是指学历、专业与知识积累的程度,而是作为家长,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认识。

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他的自传《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中提到了他的父亲对他的引导。

比如在周末父子两人去爬山的时候,费曼的父亲不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亲一样,告诉费曼这种树叫什么,那种鸟儿叫什么,而是带领他观察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引导他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一味地灌输那些表面上的“名称是什么”的知识。

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

“看见那鸟儿了么?”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那时就猜出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

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叫这种鸟的,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罢了。

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引导费曼关注现实中的例子而不是书本上的知识)

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总是在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

“是。”我说。

他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导费曼思考动物行为背后的原因)

我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把羽毛再梳理整齐吧。”

“唔,”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就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引导费曼找到支持自己猜测的证据)

“明白。”

他说,“那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引导费曼通过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就这样,费曼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而这种思维上的引导并不需要家长如同百科全书一般,掌握全学科的知识,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观察、了解这个世界搭建一个个脚手架。

为孩子讲知识,不一定需要孩子记住几个名词、识得几处标志性建筑,真正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养成对世界进行观察、了解、反思的习惯。

就比如说我们给孩子讲潜水艇下沉上浮的原理时提到了鱼鳔,孩子会对鱼鳔这个词很陌生,也很难理解复杂的原理。那家长其实不用让孩子记住这个词,只要给他作比喻,说鱼鳔就像鱼身体里的大气球,潜水艇就是在船身上装了这样的一个可以吸水排水的大气球来控制下沉和上浮就可以了。

640.webp.jpg

另外啊,小朋友们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模仿。如果他们喜欢,可以像小狗一样摇头,像蜥蜴一样爬行,像小猫一样喝水。这样的行为方式乍一看不够乖巧,不够得体,但是作为家长,也不必着急制止。既然承认孩子们天生善于模仿,那模仿的范围就不能仅仅把它局限于人类世界。

对动物、静物的模仿可以帮助孩子用更加丰富的视角来感受世界,家长们也可以因势利导,在孩子玩耍模仿的时候,引导他对这些生物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其实,在成人学习的过程中,这种代入感也十分重要。在今年6月份,童行内部培训请到的博物导师,大宝老师也着重提到过这一点,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在日本一家以野鹿为主题的小型博物馆里,有一个头盔,上面镶嵌着一副与野鹿鹿角同样重量、大小的模型,来参观的人戴到头上,就知道野鹿每天顶着这样沉重的一副角生活是什么样的感受,从而也会更加理解这种美丽生物的习性与生活。

怎么讲,亲子才能乐在其中?

相对于“给孩子讲哪些知识”,家长们可能更关心的是“怎么给孩子讲知识”。要是讲得平淡无趣,孩子们可不会管你精心准备了多少内容,注意力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种亲子互动中讲知识的打开方式。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会伴随人类一生的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越是年纪小,人们的好奇心就越重。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小实验,一个普通的小道具,只要使用得当,都能让孩子激动不已。

640.webp (1).jpg

那什么叫做“使用得当”呢?这里有两个小窍门。

第一个,是你要成为“魔法师”。

是魔法师,就一定先要变魔法。就拿我们平时家里常备的维C泡腾片为例,只要一枚泡腾片,半杯水,半杯油,几滴色素,一团橡皮泥,就能够在家里制造出火山爆发,熔岩翻滚的景象。对于成人来说,在网上、书里可以找到无数个类似的小实验,需要的材料也很容易找到,但是实验展现出的效果足以让绝大多数孩子激动不已。

所谓成为魔法师,就是利用家里常用物品,结合基础的物理化学原理,给孩子制造炫酷吊炸天的感官冲击,激发他们对趣味现象的探索欲。

那魔法变完了,我们要给孩子讲出多少的魔法原理呢?是不是要告诉他,泡腾片里含有有机酸和碳酸氢钠等化学物质,干燥的时候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是把它放到水里,碳酸氢盐就会在水的作用下电离,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呢?

如果孩子不是已经接触到化学,我们大可不必讲这么多,只需要点到即止,告诉他,这种小圆片里有一种很特殊的物质,加到水里就会产出好多的小气泡,小气泡越来越多,最后多得小杯子里装不下,跑出来了,就形成了你看到的火山爆发。

第二个窍门,是帮助孩子自己成为“魔法师”。

成为了魔法师的小朋友,可以亲手变出魔法。就像上面的那个实验,小朋友可以亲手点燃一座死气沉沉的火山,使岩浆喷涌,奔腾流散。而要做出这样的魔法,家长只需要提前把泡腾片磨成粉末放在杯底,让小朋友自己往橡皮泥火山口里注水,就可以一起见证“奇迹”的发生。自己动手参与其中,会让小朋友更有兴趣参与实验背后知识层面的学习。

那么,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我们接下来要怎么hold住对话场面呢?到了这个阶段,讲述方法就很重要了。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不同,小朋友喜欢的风格也都不尽一样,在这里我没法给出一个保证小朋友会100%喜欢的“万金油”,不过总有一些对话技巧经过了检验,可以助力对话的趣味性。

比如说,小朋友们普遍笑点比较低,一句逗趣的话,一件稍微好玩的事就能把他逗得“哈哈”大笑停不下来,如果你们的对话充满了笑点,那你让他转移注意力都很难。

640.webp (2).jpg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一段亲子对话充满了笑点呢?

秘诀之一:场景的错位

我们先给小朋友讲一个场景下的知识,然后把它应用到完全不同的场景下,这种对比的反差可以制造笑点。举个例子,我们给小朋友讲,恐龙是鸟类的祖先,鸟类的骨骼机构和恐龙化石的结构很像等等,这是一个处在远古,侏罗纪时代的场景;这个时候话锋一转,说,所以啊,谁说我们现在见不到恐龙呢?我们还能吃恐龙呢,每天早上能吃荷包恐龙蛋,在肯德基吃恐龙汉堡!这就又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了,一般这个时候,小朋友都会被反差逗得哈哈大笑。

秘诀之二:制造夸张的效果

夸张可以是肢体动作,嘴上一边给孩子讲,一边运用肢体语言给孩子演示;夸张也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比如说我们告诉孩子,地球上有75亿人,可能这个数字太大,孩子没有什么感觉,但如果你说,地球上的人很多,有多少呢?要是把所有人的名字抄写在本子上,然后大声一个个念出来,得足足念上五百年时间才能把全世界的人都点名一遍!这样一讲,孩子就会明白这个数字的大小,“哇!”地一声很惊讶了。

总的来说,在亲子互动中讲知识并不难,但想要讲好的确不容易,它需要家长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懂得观察生活的人。而一个能把枯燥的知识讲成笑话的家长,相信也会培养出一个热爱观察,学习,笑语连连的宝贝。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WePlan童行计划”,作者任行。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WePlan童行计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WePlan童行计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求人不如己,教你成为最会给孩子讲知识的家长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