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顾远2018群岛加速器致辞: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Aha社会创新学院 发布时间:

顾远2018群岛加速器致辞: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Aha社会创新学院 发布时间:

摘要:“真的相信” 才是to be的状态。

640.webp (2).jpg

*本文为顾远在2018年度群岛教育加速器启动式的致辞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科幻小说,里面提到了有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外星种族,他们想找到一个能够回答 “生命、宇宙和一切万物” 的终极问题的简单答案,于是就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计算机足足运算了750万年,终于找到了那个答案:42。于是那个外星种族在等了750万年之后开始了热烈地欢庆。

突然,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答案有了,可是当初的那个问题是什么来着?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和答案与这个种族在这750万年之间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着,最后可能也会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就,但我们是不是能够一直都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究竟在做什么,在为什么而做?

群岛教育加速器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小岛的总数也已接近60个。每一年,群岛里都会发生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并不会完全一样,因为我们一直在涌现、在更新。(所以往届的小岛都纷纷表示要“留级”,因为今年的内容又会跟往年不同。)。

但是群岛的 “北极星” 一直都没有变过: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一个个教育创业团队把好的教育做出来,并且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变革之中,形成一种涟漪效应,让教育的这片水域更加活跃,让教育的生态更加丰富。

那么我们所推动的 “好的教育” 是什么样的?我们这些小岛们,又该如何把好的教育做出来呢?

教育领域从来不缺各种理念、方法、工具、技巧,也有很多的培训班、训练营,更不用说大量的书籍、视频、知识付费课程。但是一个人知道,不等于就能做到;而做到,也不一定就等于真的理解、真的认可。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有矛盾的现象。

一堂课的主题是 “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而讲课的形式却是灌输式的;一个人在工作中不断提醒自己要应用 “非暴力沟通” 的技巧,回到家里面对孩子用的却是 “暴力沟通” ;一个教育团队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成长式的教育内容,而团队内部却是威权式的管理和科层制的运作方式……

归根结底,这些教育者、教育机构,不管学习了多少理念、方法,不管读了多少书、上了多少培训班,他们始终只停留在 “to do” 的层面,是在记忆和照搬;而真正的成长和改变一定是在 “to be” 的层面,也就是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自然而然,不假思索。

群岛所推动的教育3.0愿景,作为一个元概念,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相信这一届的小岛们也大都知道这个概念。而在这个元概念之下,群岛将会衍生出对各种方法论、理念、原则、实践等的学习和体验。

640.webp (1).jpg

比如 “青色组织” 是群岛里非常重要的实践准则和学习内容。毛磊是2017届小岛 “童萌”的创始人,他有一句很精辟的话:“想要真正发挥青色组织的潜力,不能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药方来用,而是你要真的相信。”

“当作药方” 就是 to do,只是为了某个功利的目的去学习和应用某个技巧,如果一时半会没有奏效就会扔下来换另一个。

“真的相信” 才是to be的状态,此时你会坚定地实践、主动地反思,遇到困难和障碍并不停下脚步,并且能够始终不断地创造。

群岛所要做的正是和每一个小岛在一起,学习和探索如何才能不止于 to do,而更要 to be。我们将不仅仅把面向未来的教育3.0作为产品、作为服务做出来,更要将其中的本质和精神,在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团队协作里,在组织层面的运作上,在可持续业务模式的设计中,在自己推动变革的影响圈里……都能够得到展现和体现。

甘地有一句名言:“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他说的不是 “do the change” ,而是 “be the change” ,要“‘成为’你所希望看到的变化”。

640.webp.jpg

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个活泼泼的人,那么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那个活泼泼的人,一个身心完整的人;我们倡导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学会学习,能够自主学习;我们告诉别人在这个时代要敢于拥抱不确定,那么我们自己就应该善于即兴,习惯于涌现。

当我们告诉别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够在社群里共同创造,那么我们自己在群岛里的学习实践项目也会如此设计和实施。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是抱着 “我只是来跟大咖们学点东西” 的心态加入群岛,他会有一些收获,但会很有限,并且会错失群岛里最有价值的内容。

那么,在这一年的群岛时间里,我们将会如何 "TO BE" 呢?

群岛是一个 “学习实践共同体” ,在群岛里的成长是通过一个一个的学习实践项目来实现的,也就是“做中学”。

这些项目中有一部分是由群岛工作组发起并带领,一方面促进群岛这个共同体的形成,培育一个安全、信任,相互支持、敢于拥抱失败和试错的社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在做一个示范,并且把一些对元认知和元方法的学习贯穿其中。

我们将围绕创业的基本方法论、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组织进化的能力,以及社会化协同的能力来共同探索,帮助每一个教育创业团队为自己的教育和创业立起三根支柱:社会化的学习形态、社会化的业务模式、社会化的组织结构,从而产生可持续的影响力,甚至找到指数发展的空间。这三根支柱之间原本就是相互贯通相互支持的。

同时,群岛也非常鼓励 “涌现”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面临的真实挑战,或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发起一个个的项目,组建一个个的“圈子”,共创、共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体会自主学习和社群学习的乐趣、锻炼协同工作的技能、掌握构建社群和支持群体的方法,培养创业者之间真诚的友谊并发现更多的合作机会。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体现对于教育、对于创业、对于何为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所相信的一切。

教育创业者探索的是教育的蓝海,一片未知的海域。他们面临的挑战和所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各有不同,并不存在一套现成的、固定不变的、适合所有人的课程体系、知识图谱,或是心智模式摆在那里,等着我们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地学习。在群岛,要学习什么、以及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组织形态,都会像拼图一样,在各位的探索中一点一点地拼出完整的图景,并且它还会随着真实情况的变动而保持灵活的、动态的调整。

2017届的小岛在毕业之前,作为一年学习实践历程完成的标志和检验,他们和往届小岛一起学习和实践了 “青色组织” 的方法,探索了 “非大会大会(Unconforence)” 的形式,共创了第一届 “群岛大会” ,成为中国创新教育领域里的一件引人注目的盛事。

2018年的小岛们,你们将不仅有机会共创第二届 “群岛大会” ,还将和往届校友一起共创一所面向广大教育创业者(Edupreneure)的永不毕业的 “群岛大学” 。这所面向Edupreneure的大学,它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组织结构、治理模式,都将由我们在实践中演进式的出现。

新一届的 “群岛大会” 将是什么样的?一个从无到有的 “群岛大学” 又会是什么样的?此刻,我们都无法预知。但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这一年的共学、共创之旅必将会带给我们丰厚的收获,并成为生命中一段难忘的体验。

作为人类,我们中没有谁拥有750万年可以度过。但是,在群岛度过的每一天,我们都在 to be 中学习,也在学习中 to be。

欢迎你们,2018年的小岛。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Aha社会创新学院”,作者顾远。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 Aha社会创新学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Aha社会创新学院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顾远2018群岛加速器致辞: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一个问题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