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超级中学”模式能大幅度提升全省教学质量吗?

作者:隐蔽的历史 发布时间:

“超级中学”模式能大幅度提升全省教学质量吗?

作者:隐蔽的历史 发布时间:

摘要:如果把400分以下视为低分考生的话,河北的低分考生占比接近一半,而山东的低分考生占比只有四分之一。

feliphe-schiarolli-hes6nUC1MVc-unsplash.jpg

图片来源:unsplash

(一)“超级中学”的“超级”

百度键入“超级中学”,共获取6790000个结果。

显然,谈中国教育,绕不过“超级中学”。

高中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对下通过中考制约着义务教育的办学,对上通过高考影响着大学新生的质量。要理解和破解中国的教育难题,高中当然必须是主阵地。

其中,“超级中学”是必须正视的教育现象。

对“超级中学”,痛心疾首口诛笔伐者有之,顶礼膜拜追逐模仿者更有之。无论评论双方的观点如何针锋相对势同水火,都难以阻挡“超级中学”们高歌猛进攻城略地扩大势力范围。事实上,除极少数省份(山东、江苏)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形成了一所或几所“超级中学”垄断全省优质生源和清北升学人数的“寡头”局面。

既然“超级中学”首先表现为高考成绩的“超级”,笔者只想从高考数据的角度分析,“超级中学”的存在——

  • 是否大幅度提升了所在省份的高考分数?

  • 是否整体上提升了所在省份的教学质量?

(二)“超级中学”省份的高考成绩优势何在?

来对比一下河北与山东的高考数据。

为何要拿这两个省份来对比呢?

其一、两省都使用全国卷一;

其二、两省都是人口大省,高考大省,考生规模接近;

其三、众所周知的是,河北是“超级中学”最典型的省份,某一两所“超级中学”几乎垄断了全河北的优质生源和清北录取人数;而山东则是教育均衡政策落实最好的北方省份,全省没有形成绝对垄断地位的超级中学。

所以,两省高考成绩的对比,颇具参考价值。

问题来了,“超级中学”模式登峰造极的河北VS均衡发展的山东,谁更技高一筹,谁会稍逊风骚?

让数据说话吧。

微信图片_20190920091657.jpg

表1:2019高考河北山东分数段累计人数对比。

说明:两省均以200分以上人数为统计分母。其一、200分以下人数只有几千人,基本不影响统计准确性;其二、200分以下考生基本不具备升学竞争力。

把上表换算为百分比对比(即某分数段以上累计人数的百分占比),更准确: 

微信图片_20190920091731.jpg

表2:河北山东高分段占比对比:

 分析:河北的优势在高分段,山东的优势在整体成绩。

高分段人数,河北优势巨大,但其优势随分数段下降逐渐收窄,到中高分段,优势就被山东逆转。

  • 文科为例

650分以上累计,河北是山东的11倍;

640分以上累计,河北是山东的6.6倍;

630分以上累计,河北是山东的3.75倍;

620分以上累计,河北是山东2.7倍;

600分以上累计,河北是山东1.85倍;

580分以上累计,河北是山东1.35倍。

550分以上累计,山东就反转超越了河北。河北是18416人,山东是19281人,从比率看,河北550以上人数占比11.541%,山东550分以上人数占比是14.734%,山东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

520分以上累计占比,河北是19.72%,山东是30.57%,山东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到500分以上这个分水岭,河北是25.88%,山东是41.76%,差距进一步拉大。即:河北只有四分之一的文科考生成绩在500分以上,而山东则有五分之二的考生在500分以上。 

换个角度:如果把400分以下视为低分考生的话,河北的低分考生占比接近一半,而山东的低分考生占比只有四分之一。

总结:河北对山东的成绩优势集中在580分以上的分数段,这一部分考生人数在河北有8000多人,只占河北的5.4%,河北有6000多人,占山东考生人数的4.85%。即,如果只对比全省前5%的考生成绩的话,河北优势很明显但剩余95%的考生,则是山东明显占优势。故不难得出结论:从学生整体的综合成绩看,无疑山东占优。

河北考生成绩呈现出典型的两极分化(鸭梨型),高分多,低分也多,而山东考生的成绩则基本是均衡正态分布(纺锤形),中高等考生多。

(三)为何河北的优势主要在文科?

对比高分段人数,会发现河北高分段的优势主要是在文科。下表:

微信图片_20190920091903.jpg

表3:河北与山东分数段占比倍差对比

如图数据,650分以上,河北文科对山东的优势是9.08倍,而理科650分以上的优势则锐减到1.38倍。
反差之大,不合常理,其中必有蹊跷。     

猜想一:分科因素。文理分科时,河北顶尖考生更偏爱文科;     

猜想二:训练因素。“超级中学”的办学模式,更有利于文科培优;     

猜想三:评卷因素。相对于理科评卷,文科的评卷标准较为主观,文科评分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主要体现在文科综合上)。或许河北文科的巨大优势,与该省的评卷标准有关。    

第一条猜想,显然不符合常理,众所周知,一般各省市在文理分科时,最顶尖的考生都普遍选报理科;     

第二条猜想,也缺乏逻辑必然性。一般说来,文科综合的试题,其答案的唯一性不如理科综合,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性不如理科。即:通过高强度训练,文科综合提分难度高于理科综合。    

第三条猜想,从逻辑上有可能性。文、理科的语文、英语是同卷,数学尽管是异卷,但评卷的客观性也很强,能导致河北文科优势的,可能一部分因素是“超级中学”的“筛尖训练”,一部分因素是该省评卷标准偏松。    那会不会是山东的评分标准偏严呢?接着对比一下全国卷I十个省的“大数据”。     

微信图片_20190920092024.jpg

表:全国卷一10省文科高分段人数对比(红字为河北)。

不难看出,河北高考文科高分段人数笑傲江湖,650分以上累计人数超过其他7个省之和(335 VS 325)!       

但理科数据就完全不一样了。       

微信图片_20190920092113.jpg

全国卷一10省理科高分段人数对比(红字为河北)。

不难发现,不同于文科高分段对其他各省的“碾压”优势,河北理科高分段只是稍微占优。670、660、650等各个分数段累计,逐渐被山东、湖北、河南赶上。

猜想:全国卷一的十个省份,其理科评卷评分尺度差别不大,而文科试卷评分尺度可能会有宽有严,有松有紧。既然河北理科高分对其他各省的优势并不格外显著,而河北文科高分段为何如此“一枝独秀”?究竟是河北“超级中学”在文科培优上有独到之处,还是河北高考文科评卷尺度偏松呢?

在高考仍然是分省阅卷的情况下,这仍是个迷。     

要验证猜想,仅靠逻辑推演并不靠谱,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如果河北高分段考生在数学、英语成绩上较其他省优势不大,而在语文、文科综合上优势较大,应该就能验证笔者的猜想。遗憾的是,各省高考成绩并没有公布分科数据,笔者的猜想只能停留于猜想。     

笔者又想查阅省状元的分科成绩,或许其中能发现一些端倪。

由于近年教育部禁止炒作高考状元,近几年高考状元的数据并不完整,笔者仅摘录部分省份个别年份的状元考试数据。         

微信图片_20190920092246.jpg

表:全国卷一部分省份文科状元的高考成绩对比

由于网上数据不全,以上部分年份的状元信息统计也仅仅是不完全归纳,但似乎也能看出一些信息。     

从表格能看出:河北状元与其他同卷省份状元相比,其成绩优势似乎主要体现在文科综合科目上:普遍比其他省份的状元高20-30分左右。      

 由于状元的样本数太小,这并不能完全证实笔者的猜想。  

但或许至少提供了一个思路:“超级中学”所谓的应试优势,可能并不完全是教学因素。

(四)总结:

“超级中学”是中国应试体制催生的怪胎。世界各国都很难找到对应的学校形态。

它已成了破解中国教育难题的“压轴难题”。

“超级中学”的基本特征:垄断优质生源(掐尖模式)+全方位身心控制(监狱模式)+激情励志鸡汤(传销模式)+ 精细化高强度训练(工厂模式)+数据量化考核(公司模式)=超高升学率(业绩)+超高学费(效益)+超快扩张(分校)。

其核心模式是:“掐尖”、“推尖”、“培尖”。

其本质特征是:“垄断”。 

“超级中学”的存在,无疑拉高了高分段(前5%考生)的高考成绩,但“超级中学”对全省整体成绩(后95%考生)的提升并不显著。甚至有可能因为超级中学吸走了县级中学的优质生源,恶化了薄弱县中的学风和教风,人为扩大了两极分化,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更弱,进而致使全省中等考生成绩的整体塌陷。近年以来,凡“超级中学”盛行的省份,均批量出现“县中塌陷”现象,这或许正是这些省份“超级中学”盛行的重要恶果。

事实证明:局部的垄断,常常意味着整体的衰败。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超级中学”向何处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中国教育向何处去?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隐蔽的历史”,作者河南郭山。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隐蔽的历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隐蔽的历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超级中学”模式能大幅度提升全省教学质量吗?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