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问教丨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是加强乡村教师建设的可行路径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问教丨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是加强乡村教师建设的可行路径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摘要:厚植乡村教育情怀。

0a3ca67e97941340be0eb4315f35fe9f.jpg

*来源:腾讯教育(qq_edu),作者熊丙奇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定向公费培养,各地要加强面向乡村学校的师范生委托培养院校建设,高校和政府、学生签订三方协议,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

解决我国乡村教师这一师资建设的“短板问题”,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这要求建立“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定向使用、定向评价”这一让乡村教师长期扎根乡村,在乡村学校就实现职业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模式要获得成功,根本还在于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乡村教师的权利。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诸多路径,比如,创新乡村教师编制配备,加强城乡一体流动,推进定期交流,继续实行“特岗计划”,继续推进优秀人才乡村“支教”等等。但是,以上这些措施,都可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乡村教师只是乡村学校的过客,到乡村学校工作几年之后就离开乡村学校。如要求评高级职称,需要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那只要获得一年可用于评职称的经历后,就可离开了;“特岗计划”的服务期本来也就只有三年,三年服务期结束后,有的也选择离开;支教更只是短期性质。

要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就需要长期扎根乡村,同时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乡村教师。如何做到这一点?在新时代,显然不能只采取计划模式,要求某些人必须长期在乡村学校从教,而不考虑他们自身的事业发展诉求。从现实出发,适合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就业时采取定向模式,在职业发展时,充分考虑乡村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追求。

此次发布的《意见》,提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以此向具体的乡村学校输送教师,这类似于免费乡村医学生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与定向就业操作。不同于以往的公费师范生招生、培养与就业,这些定向招生、培养的学生,在进大学时就知道自己未来工作的乡村学校。这解决的是乡村学校招聘难,有编难补问题,也让定向培养的的学生,有更浓的乡土情怀。

而要让定向招生的学生,能在完成学业后,乐意到乡村学校从教,并长期从教,这就不能只用定向“服务期”来约束他们,而必须从职业发展角度来吸引并留住他们。因此,这一模式有两点十分重要。

一是定向生到乡村学校从教后,在乡村学校的事业发展空间有多大?《意见》提到,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职称评聘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并对中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可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这对吸引他们留在乡村学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不用离开乡村,就可在乡村学校获得职业发展。与此同时,需要不断改善乡村学校的工作环境。

二是定向生扎根乡村,如何让他们有提升自己的动力?扎根乡村,不是就一直不离开乡村,用大学本科所学就能应付乡村教育。要让乡村教师成为乡村教育家,需要给他们继续学习、提升的机会。《意见》提到,村小、教学点新招聘的教师,5年内须安排到县城学校或乡镇中心校任教至少1年;城镇学校要专设岗位,接受乡村教师入校交流锻炼;鼓励支持师范院校为乡村高中培养教育硕士。这些措施,就不是把乡村教师限制在乡村学校工作,而是以乡村学校为工作基地,对乡村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事实上,乡村教师最关注的是拥有能实现自己教育梦想的舞台和空间。有的乡村教师选择离开乡村,甚至离开教育职业,是因为觉得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成长,把很多的精力用在了非教学事务中,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乡村教育,乡村学校人去楼空,让乡村教师感到未来也很迷茫。《意见》提到,要厚植乡村教育情怀。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充分融合当地风土文化,跨学科开发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引导教师立足乡村大地,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这需要形成重视乡村教育的新的教育生态,通过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让乡村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教育”。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腾讯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腾讯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问教丨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是加强乡村教师建设的可行路径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