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一丢微信沙龙】关于学习这件事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一丢微信沙龙】关于学习这件事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摘要:100天的教育科技‘漂流’之旅

【导语】2016年5月12日,以“100天的教育科技‘漂流’之旅”主题,驻扎在硅谷的芥末堆小伙伴——荔闽分享了参加了4场教育科技盛会的观察和收获,并对国外近期的教育科技发展新趋势做了剖析 。以下是部分微信分享实录摘要。

一丢-果壳分享20160512.008.jpeg左上角的这个图,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一个人的生命轨迹的雏形。0-5岁, 是一个玩乐时代,之后的5-25岁,大家的状态就是上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或者有些人去读硕士、博士。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去工作。很多人的一份工作是终生的,一直干到自己退休。当然现在情况,可能会好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人换工作的周期仍然在十年到十五年左右,且还是在同一个领域。而到了六十五岁左右,绝大多数的选择就是退休。

因为过去十年的科技快速发展,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这个改变即是中间这个图里显示的,即计算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过去每一百万个计算所需要的花费已经降低了99% 。不仅仅是计算能力,包括宽带、存储能力的成本都在下降。这些新科科技让很多新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新的可能。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在最下面这个New System部分展现的。对于新一代的学习者来说,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同时学习轨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完全不同,未来人么可能不仅拥有一份工作,而且还不仅仅在一个行业。这个趋势其实目前已经在整个硅谷体现的非常明显。根据LinkedIn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内人们换工作的频率大幅度提高,过去可能五到十年人们才会考虑换工作,而现在大概两到三年就会考虑(换工作),并且更多的人选择了跨界。

例如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在过去可能一直是平面设计师,不会跳到其他方向。而现在可能在下一阶段,你想做程序员,之后想做产品经理,并且可能从汽车领域换到教育领域,再换到医疗领域等。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对于新一代的人来说,就是一件终身的事儿。对于他们来说,从非常小的时候,比如三岁左右,就可以通过智能玩具学习,上学的时候更不用说,在工作的时候也是在学习,甚至退休后仍然在学习。

这种终身学习制的改变,包括从业经历的改变都会导致现在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导致教育科技着力点的改变。这里想讲解我所看到的三个重点学习趋势包括Computational Learning(计算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个性化学习),Competency Learning(能力学习)。同时,我还会分享下,针对这三个学习趋势中的一些教育科技产品是如何运作的。

一丢-果壳分享20160512.009.jpeg第一个学习方式,Computational Learning计算学习。上图中简单的数据可以具体说明为什么计算学习会越来越重要。

第一张图表表明当你拥有在计算机技能时,你能获得的收入比没有计算机专项技能的人要高40%。同时,还有很多多项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市场对于拥有STEM技能的学生需求量,将会比学校将要培养出来的拥有STEM技能的学生高出两倍,也就是说市场对拥有计算技能的人需求量非常非常的大。所以,学习计算能力是未来10到15年,或者说21世纪中必备的技能。

既然这个技能如此重要,那目前的状况又是什么样子呢。在左下角的图中就显示了目前整个计算能力学习的现状,很多人都意识到学习编程,学习计算机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在美国,10个家长里面有9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要在计算机技术这方面学习。但现状是,每四个学校只有一个学校可以提供这样的课程,而且往往还不是和数学这样的重点学科一样的课程,而是在课后的30-40分钟简单的相当于是兴趣班一样的课程存在。这种好的教学内容的缺失,包括很多学校没有提供编程类或计算机科学这方面的课程,成为教育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这个情况放在中国,我相信环境会比在美国更差,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四分之一的北京的学校能够提供编程的课程,目前看来应该是不太可能。重要的是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是否意识到学习计算技能的重要性。不过,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许多创业者和教育科技的工作者就希望解决这个问题,那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这里列了三个比较主流的解决方法。第一个方法我把它称之为游戏化的自我学习。游戏化的自我学习就像是闯关小游戏,他们把编程知识切分成各个小点,比如像数列这样的点,然后利用闯关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用像拖拽这样的形式去学习。这里典型的例子是Code Monkey,是一只小猴子想要吃香蕉,孩子们就要通过简单的编程来帮助小猴子最终吃到香蕉,游戏设置的关卡不论是地形还是难度都越来越复杂,需要用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

第二种方法是硬件编程学习,像大家非常熟悉的树莓派,Little Bits,Piper。它们是通过实际操作,主要是对游戏化学习方法里面的吃香蕉这个过程的物理化,让孩子们可以在现实的世界中立马看到编程带来的“惊奇”的效果。

最后一种是这半年来的一个趋势,就是给学校提供系列化课程,而不是把编程仅仅当作一种课后的兴趣学习,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是Kodable,他们自己研发课程,现在有针对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的系列课程,因为他们知道在学校的范围中,很多老师并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们对编程并不了解,那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老师去在真实的课堂中教课呢,他们就编了系列的课程,同时还给老师做培训,帮助他们给学生进行上课例如Digital Media Academy,更像是传统的夏令营这样的形式,他们通过一个个项目教导孩子们在大概10天-15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内去完成一个项目。他们大概十多年历史,所以课程体系比较完善,目前对中国也有开放招生,中国的家长如果有兴趣想让孩子往编程方向去学习的话,他们的课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以上就是我介绍的计算学习的一个大趋势,除了美国之外,我在其他地区也看到了类似的萌芽,像乐高推出的相似的编程类型产品,索尼也会在今年的6月相似的产品我 。所以我觉得未来孩子们会在越来越早的时代接触到计算学习。

一丢-果壳分享20160512.010.jpeg接下来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刚才说的第二点,就是个性化学习。目前来说,大家可能都非常可能意识到个性化学习非常重要。但是我这边想强调的是:其实在国外,人们已经把个性化学习的触角伸展到教、学、练、测、评的各个方面了。当然我们国内也有好的类似产品,比如说在练这个层次呢,我们就有猿题库,它本身就是通过学生的做题,然后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局限性,然后再根据局限性推送一些题目进行专项练习。这个在国外也是有的,但是呢,我想就是以公司形式举例给大家介绍一些更多产品。Volley lab和Clanned是今年我上半年非常喜欢的两家公司,他被誉为新一代的知识引擎。以Volley lab为例的话,他们就是你有一本教科书,然后你给内容拍照,上传,上传以后他们通过自己的数据库分析,你这个是什么知识点,在网络上寻找适合学习这个知识点的内容。然后把自己的内容推荐给这些学生,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学。因为他如果不懂这个知识,Volley就给他推荐了合适的内容。然后果你不喜欢,他会通过你的一些行为,给你推送其他知识补足弱点。

Gradescope是一个智能打分系统。其实每个人做题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原则。  Gradescope就可以分析出来你做题的原则。然后他能够先对40-50个人的 的答案进行一遍处理,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打分。这个就是个性化的一部分,因为他能够记录你犯错的地方,之后可以专门给你去解决你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三个想要介绍的是Tiny tap,其实这个很多人都会说这个怎么能够称之为个性化学习呢? 但是我自己不是这么认为的。原因就是Tiny tap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我觉得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们可能由于过去种种原因,比如制作成本高、时间周期长、材料又不好找,所以很多老师都共用一套教材。但是Tiny tap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试验过,大概做一个6页左右的ppt,而且包括互动啊什么样的形式大概不到20分钟时间。 如果制作课件成为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么每个老师就可以实现自己个性化的课件,本质上也是一种个性化学习基础 。

最后可能是一个标配,就是LMS(教学管理工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在课堂中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存在。可能在国内大部分的教室里,并不是人手一台电脑或者iPad。但是在国外,这已经是一个潮流。

通过这个教学管理工具老师可以实时的看到学生的进度,比如说课堂布置了一道题,希望学生都来答一下。你就可以知道学生是答对了还是答错了。如果他答错了,然后再出一道题他是不是又答对了。所以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样大概就是个性化学习,我在100天教育峰会看到的一个比较大的趋势。 

接下来讲的是能力学习的部分,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能力学习。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可能是工作层面往回推的一个事情。在硅谷很多的人或者很多我们定义的天才,本质上并不是不是学历派的拥护者。他们很多人甚至没参加过大学,或者就是大学里面毕业了,不读了,直接选择去工作,而且从公司层面也非常欢迎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自己的想法,相反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博士生的学生能力要差。另外就是确实从目前的现状来说,大学的发展会远远落后于公司和企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往往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甚至需要花更多的钱来培训新来的人,所以能力学习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趋势。

 我们可以从下往上看,最底下的是Coursera和EdX ,大家肯定非常熟悉,他们借助了大学的资源,课程是大学里一些非常有名的教授录制的,但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创新,比如他们会颁发一些小的学位,也就是微学科的学位,来论证你的能力。

中间这一层公司的课程都不是大学提供的,不是传统的拥有学历论证和知识体系认证的人来提供的,像Udemy和UDdacity都是与公司合作,利用公司的人来上课,整个证书的发布也是公司层面的认证。

再往上是GA 和MAKE SCHOOL公司,这两个公司是一个更激进的存在。GA 每年在自己的线下教室会开各种各样实操性的课,你甚至可以走进去教室直接和他们说你需要上课,公司会保证你在GA大概上六个星期到三个月的课之后定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MAKE SCHOOL可能就更加激进了,他们自己建立了自己的大学,会花两年的时间去培养你的一些技能,但是他需要和你去分享你前两年的薪水。MAKE SCHOOL之所以有勇气和学生签这样的一份协议,也源于他们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自信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能力培养,我不太建议把它简单的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放在一起,因为在这个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像MAKE SCHOOL 和GA这样的,你不仅仅是接受到实际职业技能的培训,甚至还要学习怎么样去做teamwork,怎么样去做领导力的培训,所以它不仅仅是对传统学历技能提出了一个挑战,也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就好像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一样,未来人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换工作,换领域,然后去学习。

Q1:教育科技应当如何与实体课堂更好的结合,教师在其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我从来不认为科技可以取代线下的课堂,包括取代老师。这个观点我也问过一些朋友,有一个在英国从事教育科技的朋友说,他曾经问过Google时任董事长Eric Schmidt这个问题,他也是和我们一样的观点,即教育是一个人发展的事情,涉及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是无法忽略任何人的作用,那么教育科技到底应该如何和实体课堂更加好的结合呢,我觉得目前来说,有几个地方是可以来做的。 

解决效率问题的产品是可以非常好地用到实体课堂当中的。比如改作业,改作业对于老师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那刚才也介绍了一些改作业的产品,Gradescope 。如果能够通过AI这种人工智能方式来帮助老师来迅速帮助改完作业,老师解放自己的能力到别的事情上,比如备课,是非常好的。

教师在其中会起怎样的作用呢?我觉得教师其实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教育产品其实对学生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学生对其可能一时间产生某种兴趣,但是后面就不会再学习了。最典型的可能是MOOC的形式。这个形式非常好,在家就可以上很多知名大学的课程,例如Stanford的课程。但是它的完成率太低了,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线下实体课堂和可以实时互动老师。而目前像Coursera则加入了一对一的部分去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保证。

 我觉得老师可能需要做几件事,第一是寻找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以及所教科目的教育科技产品,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场景中;第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教育科技产品自我学习。

Q2:线上教育会对线下教育产生多大的冲击?以后学校模式是否会发生巨大改变?

我觉得线上肯定会对线下产生一定冲击,毕竟线上资源很多,学生通过线上手段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延展的。通过网上搜索,学生可以对学习的课程有更好的理解。

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否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呢?其实目前我们在K12阶段已经看到了一些新式学校的诞生。在硅谷有一个学校叫Altschool。它打破了年级的概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能力把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年级的学生编排在一起,例如在一个班里可能会有传统意义上的初中生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 

这样的学校在硅谷其实已经非常多了,我们还去参观了一个可汗先生自己建立的Lab School。在他们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年级划分。他们用的是可汗学院的内容学习,再匹配一些测验辅助知识点掌握。老师是引导性的角色。当发生这种变化时,学校的模式是不会取消的,而其中的教育模式是会发生改变的。

 Q3:VR产业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发现大家问了好多跟VR相关的问题,其实我自己感觉这个事情可以说还为时尚早。我是这么觉得的,现在大家可以做很多畅想,如果一旦VR运用到教学场景中,可能带来的一些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学生学历史的话,可以实际体验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或者学地理的话,通过VR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下。还有生物这样的学科,VR还是有一些比较好的应用场景的。

但是从目前VR整个的技术发展来说,目前其实用到这个教学里面真的是为时尚早。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首先,现在并没有一个足够多甚至于足够好的VR素材,其实VR是需要一个360度角度这样一个拍摄的。目前的话,可能Google是做的最好的,它收纳了最多的(素材),包括它的Google街景,然后Google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但是本身来说,这些内容是不是足够应付课堂的教学,其实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其次,我自己的体验是,Google上的很多素材并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VR现在对人来说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晕眩感。一旦你的素材拍摄得不是非常非常的好,晕眩感的时间是会越来越短的。所以大概比如说,你戴一个Google 的 VR 产品,三分钟你就头晕啦!这个其实是非常非常不适合运用在教学的场景中的。

第二个问题是,VR现在并没有很好的互动,就是跟VR内容的一个互动。比如说,我们现在用iPad学习或者用电脑学习,本身还是有一个互动的,尤其是iPad。 你点击这个,通过你的手指操作,放大、点击、拖拽,然后以这样的行为去跟你的新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互动。但是VR的话,现在这种(配套的)手柄的操作还是非常不准确的。所以这个可能也是VR目前不能用到教学领域的一个比较大的一个瓶颈。

第三个方面,我可能觉得是,因为VR其实是一个很个人性的东西。比如说,你戴那个VR头盔或者设备,(如果)戴起来,其实就是你自己在看。然后,你没有办法,比如说跟老师产生互动,跟你身边的小朋友或者是你的同学产生这种互动。其实我上次在BETT上体验过Google推出的教学场景下的VR系统。但是本身来说,现在还是比较简单的,比如说引导学生去看某一个具体的方向。

可能大家现在想的这个VR用到教学场景上具体会改变目前很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我觉得大家可能还需要等个五到十年。其实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娱乐先行,然后教育、医疗这种事情才会跟上去。目前来看,这个其实已经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最早的iPad就是用来玩游戏,手机游戏是最多的,后来才慢慢到教学的这个事情上。再到现在的直播,其实最早的直播运用在游戏上非常非常的多,后来大家接受了这种形式,然后才有些人就用它来进行这个直播学习。

我们提到的这个在教学产品中没有办法应用的问题之外,还有就是目前来说好的VR设备是非常非常昂贵的。比如说Oculus加上税左右,大概是五百刀(dollar)到七百刀(dollar)之间,而且还需要一个比它更贵的电脑去支持它跑。另外那个Google Cardboard说起来非常非常便宜,但是确实晕眩感非常的严重。这个具体能够在学生能够而且不同的人体验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大概十分钟左右才会产生晕眩感,但是有些人两到三分钟左右就产生了晕眩感。所以这个还得具体看。我觉得这种廉价的设备还是要考虑一下学生的教学体验。

 Q4:教育技术会拉大不同地区的教育差距还是会缩小?有针对较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新技术吗?

A:我觉得这可能才是教育科技的一个魅力,本质上来说教育科技是会缩小不同区域的教育差距。最典型的产品就是慕课,你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廉价的手段去上像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学校的课,你甚至能拿到一个小小的学位,通过它去找工作,这已经是一个被验证了的模式。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其实是针对网络比较好的地区才有的服务,如果是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甚至连网络都非常不好的话,应该怎么办呢?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去关注一下每年的十月份在多哈举行的WISE教育峰会,在这个教育峰会上,其实大家更多的讨论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他们每年会甄选一些教育公益类的项目,这些项目很多就是针对类似于亚非拉的那些贫穷地区,甚至是那些网络非常不好的地区。我记得去年他们有一个项目是一个小箱子,他们提供了一个平板,上面预装载了很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游戏,然后在亚非拉地区进行分发。其实现在安卓平板的价格并不贵,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Q5:很多课程都要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翻转学堂,科技类的课程能达到吗?

A:我觉得这个可能分具体是什么样类型的科技课程,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线下的科技课学习,包括刚刚我们提到过编程课程的时候有提到过,就是目前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硬件结合软件一起上课,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我不建议所有课程都通过视频来完成,毕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Q6: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教育科技在中国的前景如何?

应试教育其实并不是教育科技在中国应用的最大阻力,我觉得其实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已经在享受教育科技带来的福利。比如日常(上课)用的ppt、通过微信跟老师进行沟通,还有一些基础的教育云设施,包括每人每年教学信息档案的录入等,这些都是教育科技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对这个事情保持信心,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下国内这些创新公司,比如刚刚提到的猿题库、学霸君、一起作业以及其他的一些公司,他们其实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帮助中国的应试教育往前走,所以大家要对自己、对我们中国的创新公司有信心,我相信中国的教育创业者也会帮助中国应试的孩子去完成更好的学习。

 Q7:怎么样去推动乡村教育改革的动力,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的能力培训。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国外,这个专门的学科叫做PD,专门给老师的培训和辅导;在中国,这确实是落后的,有很多的老师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办法获得一个持续性的支持。我这里推荐大家,如果英文能力好的话,去看一个Teacher Pay Teacher 这样一个网站。这其实是一个教师的社区,大家在里面会分享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国内其实也有这样的教学社区,包括我们自己也在做,希望能帮助更多的老师。希望有更多人在这里,也希望今天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让一些比如您说的四十多岁的老师也能在这里学习。

Q8:“ 可汗学院”是怎么样的?

可汗学院现在其实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汗线上的学院,通过测试的方法切入,这些东西是可汗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员工们录制的视频。我本人在看可汗学院的时候是非常的感动,可汗学院中大概有90%以上的视频都是可汗先生自己录制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可汗Lab School,线下的实体学校。可汗先生希望通过这个学校向美国的教育部门去展示,去证明,其实利用低成本的方式也是可以完成教学的。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一丢微信沙龙】关于学习这件事分享二维码